孔子吧 关注:125,504贴子:819,054
  • 9回复贴,共1

少年下水游玩时溺亡 垂钓者无一人援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少年落水40多米外,就是那些钓鱼者。
        昨天下午3时10分许,在郑州市文化路和三全路交叉口北1公里路东的东风渠里,11岁少年贺某下水游玩时溺水身亡。孩子溺水时,同伴大声呼救,落水点40多米外就有5个人在钓鱼,然而垂钓者无一人出手援救。
      下午3时40分,记者赶到事发现场,发现河面30多米宽,且河里有很多水草,附近有不少垂钓者。在东侧岸边,溺水少年贺某平躺着,赶来的急救医生正对其进行抢救。围观者说,落水少年的家长还没赶到。
      贺某的同伴说,下午太热,他和贺某等4人一起下到渠里玩,渠边的水不深,但渠中间的水很深。游玩时,“贺某滑进了深水区,一下就找不到了,我们赶紧跑到岸上喊救人”。不远的地方有人在钓鱼,但那几个人没有一个人过来,过了一会儿北边跑来两个男子下水救贺某。后来,更多的营救者跑来下水,才把贺某捞上岸。
      这位同伴说,他们几个都是湖北人,父母都在郑州打工,贺某上四年级,本来贺某明天就准备回家上学。“当时我正在离落水点北100多米远的地方玩,听到孩子的呼救声后,就立即跑来下水救人。”第一个下水救人的赵先生说,很快又有十多个素不相识的人下水营救,经过20多分钟营救,才找到贺某,他们一起把贺某捞上岸。
      经一小时抢救,医生告诉在场人员,因溺水时间太长,贺某没能救过来。此时,贺某的母亲赶到现场,听到此消息,一下子昏了过去。
      “那几个钓鱼的人,离贺某落水的地方只有40多米远,如果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出手相救,或许贺某就没多大事,但那几个钓鱼者却无动于衷,如此漠视生命,太不应该了。”几位围观者气愤地说。      “孩子落水时,你们听到呼叫没有?”记者来到离贺某落水点40多米远的地方,问5个垂钓者,但垂钓者一心钓鱼,无人应答



1楼2010-09-01 11:37回复
    水下可能有倒钩


    IP属地:安徽2楼2010-09-01 11:39
    回复
      2025-11-23 01:0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东风渠是不让进水玩的。
      在那垂钓的,都是找乐子的。
      人家可不愿意湿了衣服。
      东风渠应该没倒钩。不过的确宽,而且是水泥底的


      3楼2010-09-01 11:59
      回复
        这其中有几个问题:
        1. “同伴”当时在旁边呼救,那么“同伴”为什么不去救?
        2. “同伴”不去救可以解释成水性不好或者一时害怕,但这样的理由同样可以应用于垂钓者身上。为什么只抓住垂钓者不放呢?


        6楼2010-09-01 18:59
        回复
          天作孽 犹可为 自作孽 不可活
          有些东西看起来偶然其实必然
          溺水死亡占未成年人死亡的重要比例
          这背后是教育的缺失还是道德的缺失?


          7楼2010-09-01 19:09
          回复
               类似新闻多得数不胜数,有谴责见死不救的,有表扬舍己救人的。但为什么就没有反思为什么有这么多未成年人溺亡的?
               家庭教育,父母监管的缺失。有新闻报道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游泳消防方面的教育。
            有报道相关部门在危险水域加大保护的,有建议政府增加公共游泳池的。。。。。。
            但为什么悲剧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8楼2010-09-01 19:14
            回复
                  记得在以前是有公共游泳池的,可是一次传染病让所有的游泳池全部关门。至今游泳池都不能开门。所谓的奥运会游泳冠军也是国家经过封闭式专业部门培训出来的。可以说国民真的是很少有机会去参加一些公共场合的集体运动。说的难听一点还是东亚病夫。民强则国弱,民众的身体上不去才有机会进行高压统治。这就是杯具。
                  这也就是为什么毕业生从学校出来以后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了,一些正面的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得不到推广。那些网吧,和各种不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场所成了年轻人们爱去的地方。奥运会我们的金牌最多,可是不管哪一种运动都没有到民众中得到普及,民众的整体身体素质可想而知。


              9楼2010-09-01 19:52
              回复
                不会游泳再跳下去也会有危险,再说如果有人跳下去会引起群起效应,会有更多人遭遇危险。


                10楼2010-09-01 19:55
                回复
                  2025-11-23 00:5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有什么重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五个人中的一个跑去寻找救援,另外四人拿出鱼竿一个连着一个站在浅水区向深水区摸进。派游泳水平最高的一位走在最前端,只要游泳者抓住小孩,摸到鱼竿就可以解救成功。关键是我们这个社会太缺乏了人情味,和仗义精神,有了太多的冷漠。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同我们自己人都没有功夫救自己人,菲律宾的警察为何要救我们这些外来人?
                      可以到钓鱼贴吧看看,这篇帖子在那个贴吧很火。


                  11楼2010-09-01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