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吧 关注:126,774贴子:1,982,729
  • 0回复贴,共1

胆汁酸帮助提高饲料蛋白营养利用率和促进动物机体蛋白沉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胆汁酸是一类重要的肝功物质,在肠道中参与消化酶活化、乳化脂肪、促进脂肪营养的消化吸收,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胆汁酸还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动物机体糖脂代谢的调控,促进脂肪氧化供能及血糖稳定。最新的研究发现,胆汁酸同样对动物机体蛋白营养的代谢有一定调控作用。

胆汁酸提高蛋白酶活性,促进饲料蛋白营养的消化利用。消化酶活性是反映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能力的重要指标。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复合乳化剂时,能明显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酶活。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7.63%(P < 0.01),料肉比下降8.04%(P < 0.01);21日龄和42日龄时肠道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271.82%(P < 0.01)和131.89%(P < 0.05);糜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49.54%(P < 0.05)和103.54%(P < 0.05)[1]。在另一项肉鸡研究中也获得相似的结论。肉鸡饲料中添加胆汁酸,42日龄时平均体重、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肠道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糜蛋白酶活性,胆汁酸组分别比对照组A组提高了56.3%、53.4%,且差异显著(P < 0.05)[2]。饲料蛋白营养利用率提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动物屠宰性能提高。在一项白羽肉鸡的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胆汁酸显著提高肉鸡屠宰率(P < 0.05),且腹脂率呈下降趋势[3]。南京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胆汁酸能够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P < 0.05),提高肉鸡胸肌率及腿肌率(P < 0.05)[4]。
与肉鸡研究结论类似,在草鱼中胆汁酸同样能够提高蛋白酶活性且提高鱼体蛋白沉积率。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草鱼蛋白质利用率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P < 0.05),显著降低草鱼体脂率(P < 0.05)的同时显著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P < 0.05)[5]。另一项草鱼研究中,饲料中添加适当浓度胆汁酸能够提高草鱼肠道各段及肝胰脏中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的活性,且鱼体肌肉中粗蛋白沉积显著增加,粗脂肪显著降低[6]。除草鱼以外,在黄尾鰤鱼、虹鳟、异育银鲫、大菱鲆、鲤鱼、军曹鱼、罗氏沼虾、牛蛙上的研究均表明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可改善机体的生长性能,提高增重率及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5]。低鱼粉饲料会显著降低南美白对虾生长效率,且会降低自身胆汁酸水平。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体内胆汁酸水平及粗蛋白质含量[7]。
胆汁酸能够提高动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促进动物机体蛋白质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动物肝脏中合成的一类激素,促进动物骨骼组织及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增长。在仔猪研究中发现血清IGF-I水平随着饲粮中胆汁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这表明胆汁酸对IGF-I浓度具有有利影响,从而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8]。
低蛋白日粮利国利民。在满足动物基本蛋白营养需求,保障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营养利用十分关键。科学研究表明胆汁酸作为消化液主要成分,除了能提高饲料脂肪营养消化利用外,对饲料蛋白营养消化及动物机体蛋白沉积都有促进作用。饲料中科学合理添加胆汁酸能够有效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减少饲料粮不合理消耗。


IP属地:山东1楼2023-12-08 10: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