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吧 关注:349,672贴子:1,302,525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音乐陶冶人的情操,而女人与音乐的关系,好像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音乐是女人的公开情人。有了音乐,阴天会变成晴天;有了音乐,忧郁会变为开心;有了音乐,贫穷会变得富有。正因为如此,女人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女人的声音轻柔、圆滑,本身就是一曲动听的音乐,所以女人的音乐细胞比男人多,这是上天赐予的,不喜欢音乐似乎是说不过去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演绎,往往与音乐分不开。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马赛曲》,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都能对当时的人民起到激励奋发、团结战斗的巨大作用;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又能带给人们美好的盼望、花香鸟语和春天的意境。   ——香港中乐团胡琴演奏家   熊仕昌
   一切美丽的东西都能令人联想起许多意想不到东西,诸如饥饿时见到某种美丽就能产生温饱感,于是,便有了“秀色可餐”的比喻。自然,事物的两重性又决定着那些美丽的东西也可能让你感到心痛、憔悴、兴奋、感动,以至忘乎所以。
      比如一幅至美的画、一本极妙的书和一首古老的歌;比如一部电视剧、一段陈旧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一场惊心动魄的足球赛;比如痛苦中的一句问候、风雨中的一把伞和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比如花季般的年龄、花蕊般的爱情和烙在心底的友谊……
这一切都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让你不能离开又一刻也不曾真正拥有的东西,那便是音乐了。当音乐飘动时,人便兴奋,当乐声袭来时,烦躁便悄然逝去了。这也便是音乐的魅力。
真的,美妙的音乐里有我心灵娇嫩而诱人的春,有我诗兴大作而收获的秋,有我火热炽爱而企盼的夏,有我洁白纯净而至纯的冬。
     是的,美妙的音乐里有植物的生长和花儿的开放,有种子的诞生和胚胎的孕育,有音乐的精灵与我的灵魂相互簇拥着在自然界里曼舞……
     在音乐的空间里,没有张扬,没有矫饰,而有的只是心灵与心灵的感应。在音乐的沐浴里,没有虚无,没有空洞,而有的只是灵魂的应答与咏叹。



1楼2010-08-31 13:37回复
    在音乐的流动中,自有高山流水,自有万千风情,自有那一咏三叹的感慨和绮梦。


    2楼2010-08-31 13:49
    回复
      2025-11-09 07:1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楼2010-09-12 12:57
      回复
        音乐~人类最伟大的产物…我比较中意摇滚乐~外在粗狂内在愉悦~


        5楼2010-09-12 21:27
        回复
          我只能说好长


          IP属地:北京6楼2010-09-12 23:39
          回复
            回复:6楼
            比起短片小说呢?


            7楼2010-09-13 06:44
            回复
              可惜不是小说,随想,杂文


              IP属地:北京8楼2010-09-13 07:35
              回复
                回复:8楼
                比起小学课本上要背的鲁迅的文章呢     他的也是随想   杂文
                虽然现在课本鲁迅的文章已经消失了


                9楼2010-09-13 07:40
                回复
                  2025-11-09 07:0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我概念里气质是女人的代名词…男人的气质我更喜欢理解为风度…而且我觉得而立之年以内的女生很少具备内在气质的缺少一种阅历与华美


                  10楼2010-09-13 07:48
                  回复
                    鲁迅的文章透露着对人生的思考,再阴沉低俗的文字都洋溢着一份对人生和社会的执著,可是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堆积词语,我觉得有些苍白无力,有些无病呻吟…抱歉我不是贬低你,我承认我连这种文章也写不出来…我从初中以后就不再写这种貌似陶冶心灵的华美文字了


                    IP属地:北京11楼2010-09-13 08:21
                    回复
                      回复:11楼
                      要把鲁迅看的透彻点    想真正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读懂他的文章   强调是"读懂"   真正意义上的读懂   鲁迅的文章没有对社会的关爱 只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让当时的人永远活在自卑中    虽然盼望他的文章消失   但当他的文章真的被封杀的时候 还是有点遗憾   仅仅因为他的文章陪了我整整一个小学   让我挖空心思地背着 ( 注 : 他的文章被封杀的原因可查阅 )
                      另 :   此文章并非出自我手   所以我和你一样   我不会写文章 从小学开始讨厌日记与作文   中学时候才喜欢上写作 . 把我和鲁迅先生放一起 实在抬举我了 呵呵


                      12楼2010-09-13 08:43
                      回复
                        我不认为鲁迅对现实的不满是消极的,弃医从文晓得吧?他的文章一部分是讲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后人分析他所处时代的原始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仔细品味,当时没什么但是现在看,那的确是朴实的童年,动荡却不乏快乐,我的老师藤野先生,让我们知道,即使日本这个让我恶心的民族,也不都是男盗女娼的,友情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社戏等文章,孔乙己等形象,看起来卑微而平淡,但是小人物就不值得写么?华美的修辞才值得推崇么?我觉得朴实的没有修饰的文章也能感动我们,我们享受的是他内在的那份肆意和真挚,在跟他共鸣的时候才知道中国曾经是这样的,民族曾经是这样的。我其实不喜欢鲁迅,但是也不想平白看他的文字被人看低了,没有针对素颜的意思


                        IP属地:北京13楼2010-09-13 15:36
                        回复
                          他的文章朴实但难懂,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我不是不喜欢鲁迅,只是不喜欢他的教育方式,好了拉,我错了,一篇文章引起的“争议”,到此结束!


                          14楼2010-09-13 18:19
                          回复
                            结束吧!


                            IP属地:北京15楼2010-09-13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