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阮•梅实机的待机动作,感觉还是很有趣的,所以特别地来解释一下这些围绕在阮梅身旁飘散的结构式。
不难看出,这些结构式基本都是碱基,也就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这是生物化学的领域。
以图一为例,左端起最靠近阮•梅的结构式是鸟嘌呤,这是一种嘌呤碱的核苷酸,分子式是C5H5N5O,在人体能够转化成腺苷三磷酸。
再往前的是腺嘌呤的结构式,早期时被称作维生素B4,现在不再是真正的维生素及B类成员。分子式是C5H5N5,可以辅助核苷酸合成核酸(DNA和RNA)。
位于阮梅右端靠后的结构式是尿嘧啶,分子式是C4H4N2O2,在DNA的转录过程中取代DNA中的胸腺嘧啶跟腺嘌呤配对,跟腺嘌呤形成碱基对。
左端靠前的结构式是胞嘧啶核苷酸,是由胞嘧啶、核糖和磷酸组成的嘧啶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分子式是C9H14N3O8P。
碍于视角及清晰度的限制,我个人并不能把其中所有的结构式都辨认出来,因而余下的可以等阮•梅卡池正式上线后再做解释。





不难看出,这些结构式基本都是碱基,也就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这是生物化学的领域。
以图一为例,左端起最靠近阮•梅的结构式是鸟嘌呤,这是一种嘌呤碱的核苷酸,分子式是C5H5N5O,在人体能够转化成腺苷三磷酸。
再往前的是腺嘌呤的结构式,早期时被称作维生素B4,现在不再是真正的维生素及B类成员。分子式是C5H5N5,可以辅助核苷酸合成核酸(DNA和RNA)。
位于阮梅右端靠后的结构式是尿嘧啶,分子式是C4H4N2O2,在DNA的转录过程中取代DNA中的胸腺嘧啶跟腺嘌呤配对,跟腺嘌呤形成碱基对。
左端靠前的结构式是胞嘧啶核苷酸,是由胞嘧啶、核糖和磷酸组成的嘧啶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分子式是C9H14N3O8P。
碍于视角及清晰度的限制,我个人并不能把其中所有的结构式都辨认出来,因而余下的可以等阮•梅卡池正式上线后再做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