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tp-link吧 关注:56,730贴子:228,34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tp-link吧
>0< 加载中...

TP-LINK TL-R5010PE-AC地线处理是不是硬件BUG?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ysuos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入手了TL-R5010PE-AC,两台全新设备分别是V1.1版本和V2.0版本(本来约定的是V2.0版本,奈何卖家发成了V1.1,后面又换了一个全新的V2.0),但两个版本的路由器在我这里都遇到同样一个问题(单WAN口模式下,电信1000M宽带,2.5G光猫,改光猫拨号和桥接分别测试结果一样,换了另一个品牌的光猫结果也一样):V1.1版本,WAN口到(WAN/LAN)2口和3口的速度只能达到200-300M之间,WAN口到其他各口基本在1300M左右;V2.0版本,WAN口到(WAN/LAN)2口的速度只能达到200-300M之间,WAN口到其他各口基本在1300M左右。联系了官方技术支持,给的建议是说2口芯片损坏,让发回维修,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芯片损坏,难道我拿到的2台设备都同时芯片损坏?如果真实芯片问题,那是我运气不好?还是你们的品控不严?随机2台都有问题?
我就不信这邪了,于是乎自己通过多种方式排查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找出原因,但在排查问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让我不能理解的硬件设计:53.5V DC电源供电的负极(以下简称GND)和机壳/交流地(以下简称CGND)是直接导通的,用万用表接触DC电源插座负极+屏蔽网口外壳,电阻显示0.02Ω,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TP的路由器不都是和壳体做了隔离的吗?难道R5010PE-AC做了技术创新?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图片,看看下面这些型号的做法(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以上型号每个都是通过串联1个或者2个贴片电容隔离,但为什么T5010PE-AC就不隔离哪,于是,我拆开研究了一下:

不对呀,拆开电路板,电源负极和机壳又不导通了,TP还是做了隔离的嘛,看来我冤枉人家了,是不是我的万用表坏了,于是又装上,装上后再测量,晕,怎么又是0.02Ω?万用表坏了我换个再测,失望了,阻值显示0.03Ω,开始怀疑人生,拿出标准电阻,测量万用表,结果2个都是正常的。不对,肯定板子哪里还是有问题,于是乎,再次拆开研究,经过反复对比发现:

原来在4号位置出了问题,4号位置安装孔虽然与电源地做了隔了,但是散热器是铝制的,散热器是通过3个铝针脚焊接在主板地线上(电源负极)上的,而4号安装位置又通过1个金属(导体!!!)螺栓连接了散热片和壳体。不是吧,这设计没谁了,看看我简化一下电路图:

本人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学过电子,这线路的玄学我不懂,有没有专业的人员解答一下?相当于电源负极和机壳都是一个导体了(电阻几乎为0,等电势),还在上面并联几个电容?
至此,虽然找到了电源负极直通机壳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设计我还是有几处疑问,有没有官方的人员或者大师帮忙解答一下:
1、如果原设计就是这样的,不是硬件BUG(已经反馈给技术,技术反馈没有问题),那么,是为了安全考虑吗?也就是电源负极要接壳体!避免壳体漏电!但不对呀,配套的53.5V电源适配器,AC插头虽然是3线,但是地线和DC输出的负极不导通呀,漏电了也没有办法导入大地呀!好吧,你设计的是要单独外壳接大地,但是,外壳上也没有地线接线柱呀!
2、如果不是原设计就这样,而是疏忽了,导致电源负极与壳体通过一颗安装螺丝直接相连了,那么如果静电引入壳体,怎样保护设备的芯片不被损坏!还有,这个设备是带屏蔽网口的,如果外接交换机,交换机的屏蔽口是直接接交流地,通过屏蔽网线连接路由和交换机,是不是路由器的电源负极就直接接3线的交流地了?

综上,到底是不是设计问题?希望官方能给予公正的回答,如果是设计问题,该如何解决?也应该明确方案,真正的为消费者考虑!


  • ysuos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当于通过散热器将4处与1、2、3连通了
!


2025-08-13 06:30: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70011206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虽然看不懂,但是一版一缩水确实是真的


  • Joe11Cole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官方技术人员怎么说?


  • №潘多拉う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电路中地分冷地和热地,冷地是指经过开关电源隔离降压后的低压侧负极。热地是指开关电源前级整流滤波后高压直流的负极。一个合格的电源应该有EMI电路,而EMI电路中的Y电容会将电源的冷地与热地短接,如果此产品是金属外壳,应当将金属外壳与冷地短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充电器输出插头和电脑的金属外壳会电人的原因。


  • pliuyu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能看一下2.5G电口都用的什么芯片吗?


  • 贴吧用户_718MU5t
  • 中级粉丝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猜,负责采购的人看这个散热片便宜能用,就选它了;负责设计外壳的人就搞了个螺钉把散热片和外壳钉一起了,想着这样稳定一点,他也不管什么电路设计;负责封装的人觉得这么简单一散热片没必要专门画个封装;负责硬件设计的人也没注意螺钉钉哪的,小孔给个GND网络完事了,反正其他散热片小孔一般也是GND;负责PCB的人按着图纸画好就完事,其他也不管;最后测试的人为了方便接线,把散热片拆掉来测试的这一切都是巧合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tp-link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