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在这个吧里转悠的,心里都明白这个事,只是没勇气承认而已。
没有鲁肃去联系刘备,形成孙刘联盟,东吴的军队压根进不了荆州。荆州军民眼里,你孙权开年才砍了我们黄祖将军,这会又想趁乱来偷鸡,刘琮刘琦打来打去是家事,你孙权部队过来那就是国事。到时候必然同仇敌忾先打退孙权。考虑到200-208年间孙权对荆州的数次战役结果,东吴根本拿不下荆州,也不可能把部队开进到赤壁打什么赤壁之战。
没有鲁肃主动联系刘备,荆州最大可能出现的结局就是曹操擒拿刘琦刘备,全荆州尽归曹操之手。较小可能是孙权出兵占偷到江夏的一两座城,荆州全境投降曹操。
不论那种结局,孙权都不可能拿下荆州,甚至马上会被占领荆州全境的曹操击败。
正是有了鲁肃果断的联刘行动,才有了赤壁之战。而且孙权以刘琦客军的身份参与赤壁之战,也是风险小收益大。
先讲收益,只要保住刘琦,荆州就不可能全面倒向曹操。哪怕赤壁不胜,只要刘琦不死,逃到荆南建立政权,东吴也不会直接面临曹军顺江而下的风险。比起荆州全部归降曹操,那就是生死之别。如果打赢,那在荆州军民眼里,孙权就会和刘琦成为铁杆盟友,过去相互攻伐的事也不好再追究,孙权未来在荆州有所动作,也不是敌国入侵,而是盟友间友好交流(白衣渡江)。
再讲风险,赤壁之战的风险其实很小。曹操入荆州是因为刘表死亡急切赶来,并没有做发动大规模长时间战斗的准备。而后追击刘琦刘备,也是求快。毕竟名义上刘琮已经代表荆州投降曹操,曹操只需要先于刘琦传令各地,就能顺理成章拿下荆州,并不需要大动干戈。所以赤壁之战,曹操方面本身的战斗准备就不充足。
而且曹操没有堵到刘琦,未能收编江夏的军队(鲁肃特意前去探明并确认的),孙刘联盟一旦达成,最熟悉这片区域的部队都在我方,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局部战争打赢难度不大,友军如何配合扩大效果才是议题。
所以从鲁肃联系刘备形成孙刘联盟开始,孙权这边就已经稳赚不赔,而打赢赤壁之战也只是顺理成章。
赤壁之战首功鲁肃
没有鲁肃去联系刘备,形成孙刘联盟,东吴的军队压根进不了荆州。荆州军民眼里,你孙权开年才砍了我们黄祖将军,这会又想趁乱来偷鸡,刘琮刘琦打来打去是家事,你孙权部队过来那就是国事。到时候必然同仇敌忾先打退孙权。考虑到200-208年间孙权对荆州的数次战役结果,东吴根本拿不下荆州,也不可能把部队开进到赤壁打什么赤壁之战。
没有鲁肃主动联系刘备,荆州最大可能出现的结局就是曹操擒拿刘琦刘备,全荆州尽归曹操之手。较小可能是孙权出兵占偷到江夏的一两座城,荆州全境投降曹操。
不论那种结局,孙权都不可能拿下荆州,甚至马上会被占领荆州全境的曹操击败。
正是有了鲁肃果断的联刘行动,才有了赤壁之战。而且孙权以刘琦客军的身份参与赤壁之战,也是风险小收益大。
先讲收益,只要保住刘琦,荆州就不可能全面倒向曹操。哪怕赤壁不胜,只要刘琦不死,逃到荆南建立政权,东吴也不会直接面临曹军顺江而下的风险。比起荆州全部归降曹操,那就是生死之别。如果打赢,那在荆州军民眼里,孙权就会和刘琦成为铁杆盟友,过去相互攻伐的事也不好再追究,孙权未来在荆州有所动作,也不是敌国入侵,而是盟友间友好交流(白衣渡江)。
再讲风险,赤壁之战的风险其实很小。曹操入荆州是因为刘表死亡急切赶来,并没有做发动大规模长时间战斗的准备。而后追击刘琦刘备,也是求快。毕竟名义上刘琮已经代表荆州投降曹操,曹操只需要先于刘琦传令各地,就能顺理成章拿下荆州,并不需要大动干戈。所以赤壁之战,曹操方面本身的战斗准备就不充足。
而且曹操没有堵到刘琦,未能收编江夏的军队(鲁肃特意前去探明并确认的),孙刘联盟一旦达成,最熟悉这片区域的部队都在我方,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局部战争打赢难度不大,友军如何配合扩大效果才是议题。
所以从鲁肃联系刘备形成孙刘联盟开始,孙权这边就已经稳赚不赔,而打赢赤壁之战也只是顺理成章。
赤壁之战首功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