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从金融角度研究房地产的时候,我确信,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推动中国房价恶性上涨的根源:
2003年8月,由原建设部起草的18号文,悄悄篡改了经济适用房的定位,而在这个节点上,还有一个更大更核心的力量在左右房价大趋势:
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到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老国八条”。而200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5万亿元。房地产调控声中,房价为何持续上涨呢?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7年与2003年相比,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近一倍!
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让房价下跌是绝不可能的。
再对比一组数据:
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换句话说,2007年到2009年两年间增加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货币增速之快前所未有!而2007年与2003年的4年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也是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换句话说,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量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的两倍!!
在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房价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公众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惧而买房,这个时候,房子不再是普通的房子,而变成了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为了保值而被动选择的品种。在这种情况下,空置率、供应等等,都不再起决定性作用——至少在货币飞速增发的前提下如此。
2003年8月,由原建设部起草的18号文,悄悄篡改了经济适用房的定位,而在这个节点上,还有一个更大更核心的力量在左右房价大趋势:
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到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老国八条”。而200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5万亿元。房地产调控声中,房价为何持续上涨呢?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7年与2003年相比,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近一倍!
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让房价下跌是绝不可能的。
再对比一组数据:
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换句话说,2007年到2009年两年间增加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货币增速之快前所未有!而2007年与2003年的4年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也是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换句话说,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量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的两倍!!
在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房价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公众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惧而买房,这个时候,房子不再是普通的房子,而变成了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为了保值而被动选择的品种。在这种情况下,空置率、供应等等,都不再起决定性作用——至少在货币飞速增发的前提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