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提我了,为了抠这一点功,无数先驱大佬们钻研发明了很多方法。
先是有人扩大制氧房间,利用氢气上浮氧气下沉,在顶部吸氢气在底部吸氧气,这样进筛选器的大部分都是满格气体,甚至不用筛选器。但制氧房间过大电解器效率会超压下降,气体流动需要时间嘛。
再后来有大佬发现一切万恶之源都是这该死的筛选器,于是他们用气体截断阀+气体管道元素传感器(10瓦)的组合代替了筛选器(效率一样,你再能吃电我只供10瓦,亏也亏不了多少功)。但是这样的设置气体管道不能堵管,否则自动化会有误会串气(筛选器虽然万恶,但它绝对不会串气)
再后来有大佬连10瓦也不想亏,于是他们用气体限流阀+管道桥+管道内气体交汇时同类合并,不同气体在主管道有别的气体时自己无法通过管道桥进入主管道的原理,代替了以前的方案。和筛选器一个效果,但这次连1瓦电也不用给了。缺点是需要对管道桥优先级有足够熟悉的了解或者会精准的抄作业,不懂得话超错一点都不能正常运行,部分管道依旧不能堵管。
至于我……我现在选择开发电源,我主电网电管够,我就照你这么造制氧模块,电确实是亏的。但是不要慌,我主电网电力管够,你随便亏,把氧制好,气体分离好就行
以上各种方案,选一个风格适合你自己的就好,玩的开心最重要
(以及未提及的高压制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