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隆中风景名胜区的修改,这位十四级大佬的操作明显违反规则
原本有一个隆中风景名胜区的词条,是特色词条,其命名规范是符合百科命名规则的。
根据《景点景观类词条编辑指南》,风景名胜区标准名称格式: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名—国家自然保护区,例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注:以最终的批复名称为准,若批复名称里有“城市”需添加。
也可以见网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F%E7%82%B9%E6%99%AF%E8%A7%82%E7%B1%BB%E8%AF%8D%E6%9D%A1%E7%BC%96%E8%BE%91%E6%8C%87%E5%8D%97?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这里说的很明确,以批复为准。那隆中的批复文叫是什么呢?
看《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国函》[1994]4号,名称为隆中风景名胜区,所以这个词条的标准名为:隆中风景名胜区。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zgzygwywj/200110/20011023_155434.html

可以看到,当时编辑这个特色词条的时候,肯定是认真执行了这个规则的。
但是为什么突然特色词被合并掉,新设立的词条名改成《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景区》。有回复说是旅游局网站上用的是这个名字。但是不管哪个网站上用什么名字,规则说的都很清楚,以批复名为准。现在专门删掉批复名,用了一个网站上的常用名,这明显的违背了百科的规则。
关于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的名字见此网站:
https://zwfw.mct.gov.cn/scenicspot?ssName=隆中&province=&ssYear=&type=gb
这个网址确实用的是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景区。但这个网址用的名字,没有任何批复文号,不是正式批复的名字,这种名字,各大网站上很多,正因为一个景区名字多,百度百科才立了规则,以批复为准。
所以我对这次更改很不理解。
而且就在这位十四级大佬 修改之后,又一个小号,把里面所有的隆中景区都改成了古隆中景区。问题在于,按百科官方的解释,也应该用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景区,要简称的话,隆中景区也刚刚好,又为何纵容一个小号把他改成古隆中景区呢??甚至把一些他们认为不适合改的隆中二字,全部内链到了卧龙岗。
为何这么改,抖音上有一群很特别的人,他们一直在讲古隆中不是隆中,古隆中不能自称隆中。我实在不明白,为何一些网络观点,可以超越这些官方正式批文,超越百科即定的规则,成为科百的执行原则。
(我看我曾经投诉过南阳武侯祠这个特色词条,记录仍在,那是我觉得按百科的规则,南阳武侯祠建于元代的说法更权威,更应该被写进去。)不管网上有什么争论,不管他们有什么立场,百科有一套相对严密的规则、规范。我们按这些规则规范来编写词条,自然可以得到令人信服,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这种超越规则、规范的作法,尤其是一些超别较高的大佬轻易践踏规则,那只能给百科的公信力摸黑。
最后说一句,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里,批复为隆中风景名胜区,此风景区的管委会也用的是隆中二字。在国家五A级风景区的批复叫襄阳古隆中。在历史文化名城叫的批复叫隆中诸葛亮故居。这些都可以查询。隆中,还是古隆中,都是当地百姓常用的叫法。这些对当地人来说无所谓。只是这种践踏百度规则的行为,确实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