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和盉与卣
考古学对出土陶器的定名原则有三,一是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二是依据现代形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器物名称,三是不能确定或不能完全确定用途的陶器则依据主要的形态特征定名。
裴李岗文化距今9000-7000年(公元前5500-5000年),因郑州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侧岗地上遗址得名且成为裴李岗文化的代表,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源头。所出土的红陶小口双耳壶和三足壶被认为是目前华夏最早的陶壶。

出土于裴李岗文化河南许昌市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简称长葛石固)遗址,河南博物院藏

裴李岗文化三足(双耳)壶,河南博物院藏。

裴李岗文化三足(双耳)壶,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裴李岗文化约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1985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夹细砂黑陶圈足壶。

妇好扁圆铜壶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公元前5400-3300年),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被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所出土的白陶鬶是目前在制型与陶料中最早的。白陶的取料被认为是接近于高岭土或周高起的阳羡大潮山白泥,烧结温度要超过1000度。

1995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白陶鬶。
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区别于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5000〜4000年(公元前3000-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后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在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内蒙古老虎山文化、西藏昌都卡诺遗址、江南的良渚文化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所出土的白陶鬶认为传承了大汶口文化。

1981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出土夹细砂白陶鬶。
二里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1735-1530年(分为四期,一期:公元前1735-1705年,二期:公元前1705-1635年,三期:公元前1635-1565年,四期:公元前1565-1530年),其中夹杂着夏商两朝都邑和副都邑的重叠与变迁,目前暂时认为公元前1600年为夏商改朝换代年线。有专家认为,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中,有陶鬶逐渐被陶盉代替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在二期与三期之间,也即大约在夏商换朝期间。二里头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

二里头文化的陶鬶。

二里头文化的陶盉。
三星堆文化距今3000-5000年(公元前1680-1610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所出土的陶盉几乎与二里头陶盉撞脸。

1980年三星堆出土了具有二里头风格的陶盉。

二里头文化的这把陶盉还有盖。大致的印象是:鬶多为炊饮具,盉多为(调)酒器,鬶多为平流(或鸟嘴流),盉多为管流,盉多有盖甚至到青铜器的平底或圈足。妇好墓出土的铜盉甚至有了提梁。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足提梁铜盉(公元前1300-1046年)。提梁的功用设计转化到适用于调酒大概是到春秋的螭纹提梁三足铜盉。

1982年浙江绍兴坡塘306号墓出土(春秋)螭纹三足提梁铜盉浙江省博物馆藏。
待续
考古学对出土陶器的定名原则有三,一是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二是依据现代形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器物名称,三是不能确定或不能完全确定用途的陶器则依据主要的形态特征定名。
裴李岗文化距今9000-7000年(公元前5500-5000年),因郑州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侧岗地上遗址得名且成为裴李岗文化的代表,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源头。所出土的红陶小口双耳壶和三足壶被认为是目前华夏最早的陶壶。

出土于裴李岗文化河南许昌市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简称长葛石固)遗址,河南博物院藏

裴李岗文化三足(双耳)壶,河南博物院藏。

裴李岗文化三足(双耳)壶,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裴李岗文化约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1985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夹细砂黑陶圈足壶。

妇好扁圆铜壶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公元前5400-3300年),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被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所出土的白陶鬶是目前在制型与陶料中最早的。白陶的取料被认为是接近于高岭土或周高起的阳羡大潮山白泥,烧结温度要超过1000度。

1995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白陶鬶。
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区别于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5000〜4000年(公元前3000-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仰韶文化后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在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内蒙古老虎山文化、西藏昌都卡诺遗址、江南的良渚文化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所出土的白陶鬶认为传承了大汶口文化。

1981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出土夹细砂白陶鬶。
二里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1735-1530年(分为四期,一期:公元前1735-1705年,二期:公元前1705-1635年,三期:公元前1635-1565年,四期:公元前1565-1530年),其中夹杂着夏商两朝都邑和副都邑的重叠与变迁,目前暂时认为公元前1600年为夏商改朝换代年线。有专家认为,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中,有陶鬶逐渐被陶盉代替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在二期与三期之间,也即大约在夏商换朝期间。二里头陶器多为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

二里头文化的陶鬶。

二里头文化的陶盉。
三星堆文化距今3000-5000年(公元前1680-1610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所出土的陶盉几乎与二里头陶盉撞脸。

1980年三星堆出土了具有二里头风格的陶盉。

二里头文化的这把陶盉还有盖。大致的印象是:鬶多为炊饮具,盉多为(调)酒器,鬶多为平流(或鸟嘴流),盉多为管流,盉多有盖甚至到青铜器的平底或圈足。妇好墓出土的铜盉甚至有了提梁。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足提梁铜盉(公元前1300-1046年)。提梁的功用设计转化到适用于调酒大概是到春秋的螭纹提梁三足铜盉。

1982年浙江绍兴坡塘306号墓出土(春秋)螭纹三足提梁铜盉浙江省博物馆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