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说鲁肃借荆州是一短,我们看看,到底有多短:
三国志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三国志写的很短,就一句话,然后,吓的曹操笔掉了。春秋写的比较详细,交代了来龙去脉。
先说当时情况,
曹操虽败,但主力犹存,襄阳大将主力都在。所以鲁肃说曹公威力实重,周瑜说,今既与曹操为敌。
刘备新胜。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孙权面临的局面:周瑜说,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鲁肃说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孙权自己的感觉稍畏之,进妹固好。
南郡地理位置:
北面曹魏襄阳虎视眈眈,南面刘备公安芒刺在背,东面夏口刘备(雷绪帅数万人来归顺),长沙又是刘备。由此可见,南郡实际上是危如累卵。又南郡是重地,东吴好不容易打下的,不想放弃,而对于刘备来说,南郡更是他能否达成隆中对的关键,绝对不能放弃。
鲁肃的对策:
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曹操反应: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刘备反应:绸缪恩纪。
孙权所失:南郡1郡。
孙权所得:
1.荆州南郡法理,从这一刻起,南郡就是孙权的了,刘备暂时领用,后续要付出代价的。
2.江夏夏口【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长沙北部益阳等到手【分长沙为汉昌郡,拜肃汉昌太守】,【肃住益阳,与羽相拒】【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肃便选千兵益宁,羽闻之,住不渡】。江东得以稳固。
3.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从此,刘备把关羽扔江北,开始死磕曹操。
4.后续出兵荆州极其方便。江南四郡可任意夺取。
5.瓦解了周瑜的地位,间接削弱了孙策遗留的影响力。
都说是为了刘备,刘备拿到了南郡,虽然得到重镇,却失了先机,还要一直还债,最后用三郡换了南郡,此事才算了结,然而,再失去2郡后,南郡已经快变成周瑜时期的南郡了,后续,孙权趁关羽主力不在,大营动摇,一个突袭,全军覆没。
陈寿评: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鲁肃当之无愧!
孙权所说实在不敢恭维!
三国志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三国志写的很短,就一句话,然后,吓的曹操笔掉了。春秋写的比较详细,交代了来龙去脉。
先说当时情况,
曹操虽败,但主力犹存,襄阳大将主力都在。所以鲁肃说曹公威力实重,周瑜说,今既与曹操为敌。
刘备新胜。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孙权面临的局面:周瑜说,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鲁肃说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孙权自己的感觉稍畏之,进妹固好。
南郡地理位置:
北面曹魏襄阳虎视眈眈,南面刘备公安芒刺在背,东面夏口刘备(雷绪帅数万人来归顺),长沙又是刘备。由此可见,南郡实际上是危如累卵。又南郡是重地,东吴好不容易打下的,不想放弃,而对于刘备来说,南郡更是他能否达成隆中对的关键,绝对不能放弃。
鲁肃的对策:
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曹操反应: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刘备反应:绸缪恩纪。
孙权所失:南郡1郡。
孙权所得:
1.荆州南郡法理,从这一刻起,南郡就是孙权的了,刘备暂时领用,后续要付出代价的。
2.江夏夏口【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长沙北部益阳等到手【分长沙为汉昌郡,拜肃汉昌太守】,【肃住益阳,与羽相拒】【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肃便选千兵益宁,羽闻之,住不渡】。江东得以稳固。
3.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从此,刘备把关羽扔江北,开始死磕曹操。
4.后续出兵荆州极其方便。江南四郡可任意夺取。
5.瓦解了周瑜的地位,间接削弱了孙策遗留的影响力。
都说是为了刘备,刘备拿到了南郡,虽然得到重镇,却失了先机,还要一直还债,最后用三郡换了南郡,此事才算了结,然而,再失去2郡后,南郡已经快变成周瑜时期的南郡了,后续,孙权趁关羽主力不在,大营动摇,一个突袭,全军覆没。
陈寿评: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鲁肃当之无愧!
孙权所说实在不敢恭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