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5的龙夺冠了,恐怖如斯。恭喜龙队的同时,我也想聊一聊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顶级运动员,职业生涯本就可以做到很长?
以前那些国乒顶级选手普遍退役得早,感觉不是身体能力本身下滑到不能打的程度,更多是技战术体系进步或规则变化导致跟不上时代。
要知道过去的二十年正是乒乓球技战术快速革新、规则频繁改动的时代。
跟不上时代的典型代表就是刘国梁、马琳。刘国梁是改发球规则直接被改没了,马琳是过度依赖正手的直板打法落后了。
大力是横板,所以比马琳职业生涯长,但打法体系还是比较轻视反手,所以后期也打不出成绩。
到了王皓,终于是国乒第一位技战术体系现代化的顶级选手,而他职业生涯末期确实也保持着很高的水准,但可惜三连亚磨灭了他的心气,压着他的张继科比他年轻,再加上本身性格不够有拼劲,就选择退役了。
张继科纯粹是自己身体原因,先天性骨裂,早期为了出成绩疯狂透支身体,打封闭,国乒这些年那么多主力,伤成他这样的也是独一份。
许昕同样是过度依赖正手的打法,退役的也比较早。
而现在的乒坛,技战术体系的发展似乎也趋近极限了,除非器材上有重大改动,否则我感觉今后技战术体系的发展空间并不大。也就是说,现在的乒乓球运动员没有“技战术跟不上时代”的顾虑,再加上国乒的小将越来越拉,我感觉现今的国乒主力格局可能会维持一个长到令人惊讶的时间。。。
以上只是个人猜想,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只是老龙的超长待机给我的错觉。。。


以前那些国乒顶级选手普遍退役得早,感觉不是身体能力本身下滑到不能打的程度,更多是技战术体系进步或规则变化导致跟不上时代。
要知道过去的二十年正是乒乓球技战术快速革新、规则频繁改动的时代。
跟不上时代的典型代表就是刘国梁、马琳。刘国梁是改发球规则直接被改没了,马琳是过度依赖正手的直板打法落后了。
大力是横板,所以比马琳职业生涯长,但打法体系还是比较轻视反手,所以后期也打不出成绩。
到了王皓,终于是国乒第一位技战术体系现代化的顶级选手,而他职业生涯末期确实也保持着很高的水准,但可惜三连亚磨灭了他的心气,压着他的张继科比他年轻,再加上本身性格不够有拼劲,就选择退役了。
张继科纯粹是自己身体原因,先天性骨裂,早期为了出成绩疯狂透支身体,打封闭,国乒这些年那么多主力,伤成他这样的也是独一份。
许昕同样是过度依赖正手的打法,退役的也比较早。
而现在的乒坛,技战术体系的发展似乎也趋近极限了,除非器材上有重大改动,否则我感觉今后技战术体系的发展空间并不大。也就是说,现在的乒乓球运动员没有“技战术跟不上时代”的顾虑,再加上国乒的小将越来越拉,我感觉现今的国乒主力格局可能会维持一个长到令人惊讶的时间。。。
以上只是个人猜想,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只是老龙的超长待机给我的错觉。。。


悬与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