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吧 关注:424贴子:77,002

回忆55年插队牧区的第一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月8号是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晃我们天津知青到达内蒙四子王旗布龙大队(阿德嘎队部所在地)开始插队生活。已经过去了55年了。1968年9月8号——2023年9月8号。那时的小伙子变成了老汉了。还好能健康地活着就是胜利。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9-08 16:12回复
    我们大队当时有三十多名插队的同学都是天津的是两个学校来的同学,女生有七名余下都是男生。其中有几位是高中生,他们是天津二十中的学生。有的是高干子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9-08 16:15
    回复
      2025-07-30 18:42: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从天津东站乘火车出发的日子是9月3号下午三点多,转天抵达呼市然后又乘军车前往四子王旗,在乌兰花停留了两天7号到达所在的公社,八号开始由公社白音朝克图乘汽车抵达所在的大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9-08 16:20
      回复
        8号上午10点左右我们天津知青五十多人,乘坐由呼市开过来护送我们的军车两辆,从白乃庙出发继续向插队的终点进发。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了大队。(其中有一部分继续向西行进去另外一个大队。)我们到达的地方是补楞大队队部所在地~阿德噶。汽车到达大队之前牧民们为我们准备好了午饭。炖牛肉每人半碗馒头两个。只见大家狼吞虎咽地吃着。(这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可以这么痛快的大口的吃肉,而且是非常香美味的纯肉午餐。)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9-10 12:27
        回复
          我们来自大城市,望着起伏的山丘草滩闻着淡淡的牛羊粪味和远处传来的青草花香。心里真是激动和兴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9-10 12:30
          回复
            大队部是一排坐北朝南的土坯房,有四五间屋子,偏大一间屋子是会议室,把东头的是厨房,队部一侧有三个土丕垒的圆形土包,里面存放着饲料。队部后身有一大型棚圈,棚圈有一大房子是仓库,里面存放队里的各种物资作为仓库。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9-10 12:40
            回复
              公社的负责我们知青的是一位北京军区退伍转业军人叫王世有,五十岁左右据说是位连级干部。老家是北京昌平人,他为人和蔼友善,中等个头,常身穿军服。我们大队有管委会主任,书记民兵连长等数人都是蒙古族,那时会汉语的不太多。整个大队人数是176人,牧户七十多,牲畜存栏是一万四千多。有驼群150峰,马匹三群共计700余匹牛,牛有一千多头,大部分是羊群分布在夏营地,畜群组有分布
              在各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9-10 16:35
              回复
                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么清晰,头脑清明,太佩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9-10 21:07
                回复
                  2025-07-30 18:3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人顶帖我就继续聊下去。时间虽然飞逝过去久远了,但对于记忆来说就是昨天。之所以历历在目或许与年轻有为记忆力好有关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9-10 22:00
                  回复
                    牧区,早在几十年前的草原,还是处于原始封闭状态的,刚到那里一切都是陌生的,特别是语言不通,很是别扭。知青们操着天津口音说话,蒙古族牧民说着蒙语,简直就是像到了国外。生活习俗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吃这句话蒙古语,叫,依迪。吃饭 叫好赖依迪。相互见面问候,称,赛!,赛白诺!。你好!的意思。牧区草场广阔无边,数十万亩草场承载着一万多头牲畜。好在那些年雨水尚可水草丰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9-10 22:15
                    回复
                      人这一生最珍贵的不是财产赚了多少,而是亲身阅历后的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永久的财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9-10 22:17
                      回复
                        我们虽说经历了很多艰苦的磨难,但是这是多少金钱换不来的东西。历练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未经风雨怎见彩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9-10 22:20
                        回复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蒙古族牧民们的善良是伟大可亲的。他们看似落后实际是很伟大的民族。他们对待知青都是很友善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9-10 22:23
                          回复
                            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处处给予了关照。毕竟城里来的还都是年轻的小孩。从吃到做饭用火,到居住打水挑粪(牛羊粪),好在国家对每位知青都有生活费安家费,路费做出了安排。据说每人每年提供费用为750元。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9-10 22:30
                            回复
                              2025-07-30 18:30: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知青下乡国家动用了国库资金全国大概是几百亿。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9-10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