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9日漏签0天
传统弓箭吧 关注:114,574贴子:1,293,42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传统弓箭吧
>0< 加载中...

看到个帖子,简单发一贴,作为回复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冬郎少保
  • 视的欲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看贴吧里有人震惊于明代人配箭太轻,实际上,轻配箭是中国古代一贯的特色。
我看到的最早的关于箭重与拉力匹配的记载是唐代的《通典》卷十五关于武举的记载:
弓用一石力,箭重六钱。
唐代六钱大约是22克到23克,一石是多少不得而知,但是考虑到这是武举考试,弓力不会轻。
宋代的翠微先生北征录,也有类似的记载。
流行轻配箭,可能和角弓耐轻箭有关系。
然后有吧友质疑这样的箭重竹木材料是否能够达到,实际上完全可以。
中国到了清代突然流行重箭,所以存世箭大多偏重,而朝鲜半岛、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一直流行轻箭,有大量存世文物可以参考。


这是存世的奥斯曼战箭,箭长70多厘米,箭重24克,松木杆。

朝鲜竹箭,箭长85厘米,41克,竹杆。


  • dj5eteye
  • 安置平正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讲究 百步 射出去 平直


2025-07-29 14:4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文统弓箭
  • 不动容色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心中还有个疑惑,请冬郎老师帮忙再考察一下:明朝及更早时候的箭长到底是多少?是70来厘米呢?还是80多厘米?有超过90厘米的制式箭吗?


  • 角男410203
  • 持弓欲固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请问清弓为啥配重箭?


  • 细胞质-
  • 不动容色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事实上清弓的配箭也没有某些现代人想的那么重,七十到九十磅的弓配六十克的箭,射五十步以外甚至只配四十克出头(当然相对于其他时代还是偏重的


  • 高天飞鸢
  • 怒气开弓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圈内某些“大德”鼓吹清弓重箭,说大铍箭光一个箭头就一百多克。但是根据现代人仿制的大铍箭头测重,发现箭头也就50-60克而已。他们还说清弓蓄能大,应该配重箭。主张一磅配1.3克以上的箭,说这样才能发挥威力。
但是乾隆时代甘肃提督联名的《射略》,给出如下数据:
以射五十步“远靶”为准
4-5力弓。矢重八钱
6-7力弓。矢重一两一钱
8-9力弓。矢重一两四钱
10-12力弓。矢重一两七钱
以射三十步“近靶”为准
4-5力弓。矢重一两三钱
6-7力弓。矢重一两六钱
8-9力弓。矢重一两九钱
10-12力弓。矢重二两二钱
箭重确实明显比明朝箭重要重。但是也没有像现代一些人说的那样


  • 流年丶事儿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配重箭这事,以前的人估计做梦也没想到会被广泛用在现代马拉上,真属于退役男团再就业,文体两开花


  • 朱重十
  • 视的欲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内容很棒,孩子很喜欢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传统弓箭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