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风云传online吧 关注:63,967贴子:1,610,920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妖夜叉 事件前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浓缩版:
2年前出的妖夜叉在已经开启预售的情况下,被狠狠削了一刀,到底是谁的问题?
策划背锅?不,至少不全是。
过程版 :
1.爆料
2021年8月,预热新侠客 妖.夜叉。陆续有流派、职业等消息流出。
大约是8月19日左右,有奥义、造诣、觉醒的截图通过非官方途径流出。


贴吧一下子就炸了。
红颜玩家欣喜若狂,大部分玩家是开心的,还有一部分玩家是反对的。


IP属地:北京1楼2023-08-15 13:17回复
    2.预售
    爆料后没多久,游戏内开启了预售(如果没记错,应该是8月21日)。此时点击预售内的妖夜叉碎片图标,会给出包括奥义、造诣、觉醒的详细信息,和此前流出的基本一样。


    IP属地:北京2楼2023-08-15 13:21
    回复
      2025-11-21 05:2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争议
      预售的资料和此前流出的基本一致,迅速引发了讨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支持方:
      支持一方的代表如Zerglurker(虽然很想吹吹自己的,但实在是没代表性,截图大家理解一下)

      反对方:
      反对方代表如 雪泪寒。
      这里介绍一下,雪泪寒,江湖人称雪mm,游戏钻研很深,出品了好攻略一票。当时貌似是小吧主(凭记忆,不保真)。




      IP属地:北京3楼2023-08-15 13:31
      回复
        前排卖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15 13:34
        回复
          4.落定
          终于,相关的争议随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画上句号。
          8月24日,公众号发布了妖夜叉的资料。
          这一版本相较预售版本进行了大幅度削弱。


          IP属地:北京5楼2023-08-15 13:36
          回复
            5.动荡
            前所未有的操作立刻引发了新一轮争议。
            反对者:已经预售的说改就改,这也行?
            支持者:此前看到的资料不是官方公布的,能改。




            IP属地:北京6楼2023-08-15 13:42
            回复
              6.余波
              妖夜叉的横空出世与史诗级削弱,造成不少玩家购买了抢先预购的第一期,放弃了第二期购买。
              红颜玩家的棺材板上被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的一半(最后半颗要等到1年后踏雪而来的傲风吹雪)。


              IP属地:北京7楼2023-08-15 13:48
              回复
                以前的红卡,我记得 所有的卡 出来后都是被砍过的


                IP属地:浙江8楼2023-08-15 13:52
                回复
                  2025-11-21 05:2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年前的事还要拿出来说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8-15 13:52
                  收起回复
                    7.我见
                    1~6尽量做到客观描述,以回顾历史为主,但个人立场干扰也在所难免。
                    本节是个人观点。
                    A.写本文的缘由
                    回顾历史,是因为有人要将妖夜叉被削弱的锅都推给策划。
                    看了以上内容,很显然,这种观点未免有失偏颇。
                    第一版妖夜叉的推出,是有一些有影响力的玩家强烈反对的。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凡有所作,皆有痕迹。
                    B.对反对观点的分析
                    以下以雪泪寒的意见为例(因为代表性强,对事不对人,勿怪)
                    B1: 是红颜拳没错,但是整体上还是一个通用拳,只不过女队享受红利更多(其实也没多少)。这个时候就得考虑是不是别的人用更恶心,比如痴心后,过儿每次只能损血20%?
                    分析:七伤恶心不恶心?血煞恶心不恶心?
                    关键在这里:比如痴心后,过儿每次只能损血20%。这里普及一下背景,当时流行的国家队中有过儿,是主力输出。
                    B2:菱形不能连大,拳要连大干嘛。问题出在他差形还自动锁能打最多地方的人,这就基本稳定打J3。打3+600气,出手250+200。不算队伍其他人给他回气基本都每回合稳定奥义,让你痴心。出这张卡跟没出差距无限远..
                    分析:当时阿青已经觉醒了。许输出一回合一个奥义,不许拳一回合一个奥义,这是什么道理?更不用提后来出的道师傅,直接变成奥义发动机。
                    B3:数值过于imba,持久战打起来。几乎是对面拳-30%~60%总韧招,输出少30%~60%总爆破出和没出差距更悬殊,还不只是你红颜队独享的要说适配,人血刹带一个灼烧多还方便夜叉无限复活呢。这张卡本质上对女队加强也就一点点,但是这个机制过于恶心了,出了和没出,就是打人和挨揍的区别
                    分析:要说imba和机制,前有MJJ,后有北丑,现在有双徐云华腿皇。
                    妖夜叉削弱4个月后,无限复活的北丑上线了。完美达到了:“这个机制过于恶心了,出了和没出,就是打人和挨揍的区别”。到今天,在多轮针对后,北丑仍然是必须上场的神卡。喷妖夜叉的为什么不喷北丑?
                    C.后遗症
                    一个直观的后果是,红颜玩家成了珍惜生物。
                    另一个直观的后果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出新卡时,不再有之前长达一周甚至更多时间的技能讨论。一度变成头天爆料,第二天更新游戏内容。
                    不直观的后果是,许多玩家对开发商的信任降到新低。
                    另一个不直观的后果是,哭强、哭弱成为贴吧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操作。
                    还有一个不直观的后果是,玩家分裂成各利益小团体的情况更加严重,对游戏整体有益的发展方向已经形不成共识了。


                    IP属地:北京10楼2023-08-15 14:17
                    收起回复
                      作为开区就玩红颜的玩家,确实红颜从开始玩就一路不顺。到了风出雪才爬起来,勉强站着。这tm都多久了。。。(开服到风出雪)说到底还是玩红颜太少,游戏得考虑大多数玩家。 那些初始玩红颜的人群,大部分早走了或者换了。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8-15 14:31
                      收起回复
                        别忘了,当时的吧务也有参与带节奏。为什么我总说这里的吧务代表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很简单的推断,就是不允许打破新卡新机制打破他们的垄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8-15 14:33
                        回复
                          结果就是,夜叉强度过高,被砍了。不平衡的东西,砍了不奇怪啊,有啥好说的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15 14:35
                          收起回复
                            原来这样的历史啊!原来游戏外也是江湖,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再把夜叉改回去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8-15 14:48
                            收起回复
                              2025-11-21 05:1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张卡,有人认为OP了,有人认为可以,这很正常。
                              削了也就削了。
                              可是,把责任全推给策划,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IP属地:北京15楼2023-08-15 14: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