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笔在编剧自己手里,就算有商业计划钳制剧情发展,怎么塑造角色应该都是编剧的自由,除非和演员有私怨(像高达seed导演福田和卡咖喱cv),一般应该不至于经常出现编剧与自己笔下的角色过不去的情况。
很多时候更像是观众与角色共情了,虽然知道这是创作出来的角色,却又在讨论他的时候下意识的把他当做了现实存在的〖活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编剧喜恶论,好像他们都是现实存在的人,编剧是他们的老板,喜欢谁就提拔他,讨厌谁就给谁穿小鞋一样。高桥他喜欢营收哥吗?喜欢打灰牛吗?这俩人现在塑造的好吗?这样一算高桥是否一个角色都不喜欢,带着仇恨创作出了整本剧本?显然不太可能。
我觉得更可能的纯粹就是高桥自己的笔力问题,和喜恶无关,他可能自己觉得创作的是一个正能量角色,觉得要高潮迭起反转不断才是好剧情,结果写出来的剧情给观众的观感与预期根本相反,剧本要配合玩具发售更是让剧情进一步僵化,造就了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