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56,526贴子:104,712,792
  • 58回复贴,共1

科普:税收背离、出口退税与转移支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移支付和出口退税的根源,都是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1994年税制,把在消费端的税,定在生产端代征。这样就导致税收与税源背离。在国内需要转移支付给税源地;在国外,需要在办出口手续时把收的税退给企业,再在进口国报关税(广义消费税),把关税交在进口国。
中国现在实行的1994年税制是在生产地代征,以含税价出厂。这样就造成销售地的税收,被生产地代征了,形成了税收与税源背离。比如格力空调每年在广东交税100亿,在广东销售不到10%,也就是说广东实际贡献税收只有10亿,其它90亿都是全国其它省贡献的,其中四川贡献约8%,这些税都被广东收了,超过一半被广东花了。仅格力空调一家企业汇集全国的税,就被广东花了约60亿,是广东自身税源的500%!这样就造成全国供养广东的局面!
可见,生产企业交的税并不是生产地的贡献,生产地不仅没贡献,还通过代征的手段,克扣了约40%供自己花。因此我国总体趋势是中西部的税源向东部流入,中西部供养东部的局面。


IP属地:四川1楼2023-08-08 00:38回复
    以2010年为例,加上转移支付后,广东多得718亿,浙江多得316亿;而四川少得553亿。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得到转移支付的省越转越穷,相反转出的省越转越富的原因了。


    IP属地:四川2楼2023-08-08 01:02
    收起回复
      2025-11-03 11:1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有两个证据。一是商品滞销或跌破成本价,被报废处理的已经出厂的商品是要退税的(含税价出厂)。这就说明税是产生在销售环节,不销售,是不会产生税的。二是出口退税。一个商品的大部分税收,我国现在在生产地代征(广义消费税),但国外是在销售地实征。由于我国税制不符合国际惯例,所以我们在出口时,必须把在生产地代征的税退了,再在进口国报关税(实质是广义消费税)。如果我们从开始就改为销售地实征,就不会出现出口退税这种瞎折腾。
      因此,国家建立了转移支付政策,把代征的外省的一部分税返还回去。所以,转移支付不是讨饭,而是讨债!但最终结果,仍然是中西部省受损!
      财政部长也说得一清二楚,这个税是消费地的贡献,不应该生产地代征。


      IP属地:四川3楼2023-08-08 01:03
      收起回复
        我想问一个问题啊,其他地区购买四川的东西税是不是给四川了,大把人去四川旅游税是不是给了四川,第一次听说工业发达地区欠不发达地区的,你们四川人天天吹的水电我想问一句大坝,发电机凭空产生的吗?建个大坝几百上千亿,还不是国企从沿海地区挣得钱去投资的,要是单论各省的,沿海各省在这些水电都有股份,四川人其实还得倒贴钱给沿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08 08:31
        收起回复
          极西边陲高原地震带中心基本靠吹牛要饭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8 10:34
          回复
            中国买苹果手机最多,但苹果的税大部分都被美国收去了,中国市不市要让美国给中国转移支付?


            IP属地:浙江8楼2023-08-08 10:39
            收起回复
              这个楼主是不厌其烦的自说自话,是不是想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8-09 09:40
              收起回复
                用屁股想想也知道生产企业交的税,不是生产地的贡献。你生产了堆在仓库里有球税?所以是消费地的贡献。3楼说得很清楚了。


                IP属地:四川13楼2023-08-09 12:23
                回复
                  2025-11-03 11:0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生产企业交的税并不是生产地的贡献,生产地不仅没贡献,还通过代征的手段,克扣了约40%供自己花。因此我国总体趋势是中西部的税源向东部流入,中西部供养东部的局面。


                  IP属地:四川15楼2023-08-11 21:20
                  回复
                    有一定的道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01-24 07:53
                    回复
                      你首先要搞懂税收是咋来的,不是伸手收一下就是你的贡献。它是一个商品在销售地销售后,终端环节的政策性收费。国际上都是在销售地征税,但中国现在实行的1994年税制是在生产地代征,以含税价出厂。这样就造成销售地的税收,被生产地代征了,形成了税收与税源背离。比如格力空调每年在广东交税100亿,在广东销售不到10%,也就是说广东实际贡献税收只有10亿,其它90亿都是全国其它省贡献的,其中四川贡献约8%,这些税都被广东收了,超过一半被广东花了。仅格力空调一家企业汇集全国的税,就被广东花了约60亿,是广东自身税源的500%!这样就造成全国供养广东的局面!


                      IP属地:四川21楼2024-01-27 01:00
                      收起回复
                        表面上看,上海、广东、浙江每年上交国税多,但它们几乎全部是收的外省的税!它们实际是税收净移入,是靠全国供养!
                        比如上海卷烟厂每年在上海交税800亿,但上海销售不到10%,真正由上海贡献的税收不到80亿。然而,上海每年要从代征的上海卷烟厂800亿税收中,分成获利,花掉400亿以上,花了全国320亿税,你说是上海供养全国,还是全国供养上海?
                        理论上说,生产过程并不能产生任何税收。比如我进一批红木,堆在自家仓库里,想生产成啥玩意就咋生产,只要不销售,就不会有人找我收税。收税本质是发生在销售环节,是征的广义的消费税,最终都是消费者承担的,都是消费地的贡献。沿海省市代征的全国的税,吹成自己的贡献,完全是拿别人的屁股当自己的脸!


                        IP属地:四川23楼2025-02-03 14:03
                        回复
                          增值税不是企业的负担,也就是说不是企业的贡献,而是消费者的贡献,是消费地的贡献!


                          IP属地:四川24楼2025-02-10 1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