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卢伟吧 关注:450贴子:133,323

【卢伟贴8】二十四节气——立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10-08-07 11:05回复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2楼2010-08-07 11:06
    回复
      2025-11-23 04:43: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3楼2010-08-07 11:06
      回复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4楼2010-08-07 11:07
        回复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5楼2010-08-07 11:07
          回复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6楼2010-08-07 11:08
            回复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7楼2010-08-07 11:08
              回复
                     立秋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说明:2088年立秋日期=[88×0.2422+7.5]-[88/4]=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200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8楼2010-08-07 11:08
                回复
                  2025-11-23 04:37: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农事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      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      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      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      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      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      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


                  9楼2010-08-07 11:09
                  回复
                    农谚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要吃葱,高里封。      吃辣葱,炕洞壅。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10楼2010-08-07 11:10
                    回复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七月菱角八月藕,九月才吃老鸡头(米)。


                      11楼2010-08-07 11:10
                      回复
                             “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 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12楼2010-08-07 11:11
                        回复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13楼2010-08-07 11:11
                          回复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14楼2010-08-07 11:11
                            回复
                              2025-11-23 04:31: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16楼2010-08-07 1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