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写那么多,先点个赞,但确实没心思仔细看,说说我的习惯吧:
1.维生核心电路单独供电,电量富余再对外输出——主要就是基地制氧、气压服、厕所、恒温、照明、做饭等。对于这部分,我一般会在基地主线路连外部电路处放一个电闸,并连接高压制氧的氢气区额外增加一个气压传感器,以确保氢气区的气压充足,且高于该氢气区供应氢电的气压,确保当氢气不足的时候,不对外供电。且确保一台电解器配1个氢电。
2.其余工业部分,就全部直连主电路供电了,这部分其实就可以比较随意了,只要确保发电量超过供电就可以了,然后,优先使用太阳能以及不能中断的蒸汽能(炼钢模块的热量回收、金属火山开发、裂化裂解、制冷控温余热回收等),其次使用能暂停的蒸汽能(包括火山开发、地热炼油等),最后使用能高压储存的不可再生能源(氢电、天然气、石油、乙醇、煤炭等),最后再使用人力(主要是放在维生设施的供应区(例如供基地制氧水泉区域的水泵)、其他发电系统的电力激活区(裂解处的原油、石油泵,氢气、天然气的气泵))做补充。
3.至于电量不足的情况……说实话,大部分的存档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发展的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停掉不必要的工业模块,老老实实仓鼠轮或者上天找航空材料,下地找油井,能源自由之后再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