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73贴子:40,188
  • 0回复贴,共1

随笔——揠苗助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是将每个人比作一个庄稼里的禾苗,那我们都在被拔苗助长着。只不过由不同的方式来体现出来:在时代的洪流中浮浮沉沉,对自己的要求也随便更改,人云亦云,喜欢挪用别人的标准而不管合不合适,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喜欢这样干;或是来自周围工作生活的扰乱,还有不同信仰者间的聒噪,淋漓痛快,醉生梦死,一些没出息的人格外钟爱于此,有追求的人应当注意避免之!陷于这种情境下的人,且不论找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单单是停下慌乱的步伐,稍作休息,怕也是极大的奢求。子曰“於乎!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鸟尚知自己应当止于丘隅,人却不知自己的归属。不知道也就罢了,居然干脆不寻找,等着别人寻找吗?别人找到的你就能拿来用吗?将自己的事情不当回事,而去千方百计地在别人的事情上作流连状,惑矣!
或许你会反驳道: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是这也是在让自己忙起来,从而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啊,难道提升自己也有错吗?没错,你当然会提升,也当然会忙碌,这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个人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而后再大幅发力,如果觉得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那说明他的人生缺少热情。我不想陷入到一些没有结果的讨论中去,因为它们最后都会变成面红耳赤的辩论赛!而吵架大赛是有胜负标准与流程的,已经偏离了说理的出发点。子曰“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孟子先生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正为此意!不论是现实还是网络,想纠正一个人必须先看他配不配,而后才可以采取行动,故君子不轻动,其言不轻出,古人云“斗闹场绝勿近”,明智的人不屑在这些俗事中挥霍时间。
虽然事情的最根本原因已经不可探寻,那也不能顺其自然,这是一种懒汉般的妥协。既然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时间,对时间最优雅的使用方式是融入在历史上的豪杰或者当代英才的事业中去,就算碰到挫折,也决不降低自己的标准,明白哪些事不该干,就会登堂入室,渐渐明白自己应该干的事情,知所择也。所以时间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多吗?
落差感,这种不同领域都有的强烈的对比而产生的落差感,是目前绝大多数焦虑的来源,不论你身份地位如何显赫,能力如何出色,仪容有多出众,也不可能避免掉它。而焦虑是绝对要想办法消除的,但是一旦一个人开始想办法消除焦虑,他的焦虑就肯定消除不了了,还会一直陪伴着他,我想正在经历焦虑之苦的人肯定明白我的意思。焦虑都是在不经意间得到解决的,所以打破这个局面的良药就是改变,行动,无论你有多么消极,多么想保持现有状态不动,千万不要找借口,有事情就硬着头皮去做,一句话都不要反驳,一个退让的念头都不要想,你会收到行动带给你的礼物。
然后就觉得自己摆脱了压力?不,这是假象!要是这样想就错了,这说明你应该多坚持一段日子,而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04 13: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