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子吧 关注:66贴子:2,262

回复:中诊速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4、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湿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
薄白苔:正常舌象,或见于表证初期,或是里证病轻,或是阳虚内寒。
薄白而滑:多为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苔薄白而干:多见于外感风热。
苔白厚腻:多为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
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
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称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粗糙苔):提示内热暴起,津液暴伤。
黄苔
黄苔一般主里正、热证。因热邪熏灼所致。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
外感病苔由3白转黄,或黄白相兼,为外感表证处于入里化热的阶段。
薄黄苔:提示热势轻浅,多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苔淡黄而滑润多津(黄滑苔):多是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为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多见于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
苔黄而腻: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灰黑苔
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灰苔与黑苔只是颜色深浅之别,故常并称为灰黑苔。
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苔灰黑而湿润:主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苔灰黑而干燥:主热极津伤。
苔黄黑(霉酱苔):多见于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或湿热夹瘀。


IP属地:广西22楼2023-07-19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