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曹县生活20多年的人,都不晓得一个诙谐的典故,叫“三山加一景”。地处平原的县城没有山,就连一个高的有点像山的土堆也不存在,那么又何来的“三山”呢?而后面跟着的“一景”,就更加玄乎,“一景”又是何景?
言者无错,听者要辩仔细,这里山并非石山,亦非土山,而是屋山。“一景”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什么风景,而是一口废置的土井。这样一说,兴许大家方才明白,是三座屋山将一口井夹在中间呀,原来是这么回事!
三山夹一井的具体位置,在县城的老备战路中段路南,其原状至今尚存。这口井据说是老县城留下的,年代已不可考。井的左右是两户人家的平房的屋山相对着,后来一户又在井的南侧建一座配房,配房的屋山朝北,正好将井口避开。施工的泥瓦匠闲聊起来,“三山夹一井”的典故,便由此流传开来。
改革开放,不少外地人来曹县经商办事,乘上人力三轮车,就要打听当地的风景名胜,三轮车夫往往都会无意中谈起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诙谐典故,然后引来客人的一阵哄笑。
现在细想起来,为什么家乡人会编造这么一个善意诙谐的典故,我想,还是人们感叹地处平原的土地上,可令乡人值得称谓的景色太少了,外人问起,又不便于给人说没有,也就只好将此典故抖出来,博人一笑而已。
其实,我们县城历史上真正的风景也有过不少:汉舍嘉禾、汤陵异木、景山夕照等曹县古八景,只是很少有人知晓其出处,倘若多翻翻旧《曹县志》,这些令人称道的古景,便会跃然纸上,令我们一阵遐思。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开发步伐的加快,高楼、公园、水道正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前不再是空旷的原野。近在咫尺的太行堤水库湿地风景区,也将成为人们游玩的佳处,我们还有很多向外人侃侃而谈的资源,因此,口头上的“三山夹一井”或许有一天要真的变成“三山加一景”,诚然,这个故事也就不再诙谐可笑了。
言者无错,听者要辩仔细,这里山并非石山,亦非土山,而是屋山。“一景”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什么风景,而是一口废置的土井。这样一说,兴许大家方才明白,是三座屋山将一口井夹在中间呀,原来是这么回事!
三山夹一井的具体位置,在县城的老备战路中段路南,其原状至今尚存。这口井据说是老县城留下的,年代已不可考。井的左右是两户人家的平房的屋山相对着,后来一户又在井的南侧建一座配房,配房的屋山朝北,正好将井口避开。施工的泥瓦匠闲聊起来,“三山夹一井”的典故,便由此流传开来。
改革开放,不少外地人来曹县经商办事,乘上人力三轮车,就要打听当地的风景名胜,三轮车夫往往都会无意中谈起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诙谐典故,然后引来客人的一阵哄笑。
现在细想起来,为什么家乡人会编造这么一个善意诙谐的典故,我想,还是人们感叹地处平原的土地上,可令乡人值得称谓的景色太少了,外人问起,又不便于给人说没有,也就只好将此典故抖出来,博人一笑而已。
其实,我们县城历史上真正的风景也有过不少:汉舍嘉禾、汤陵异木、景山夕照等曹县古八景,只是很少有人知晓其出处,倘若多翻翻旧《曹县志》,这些令人称道的古景,便会跃然纸上,令我们一阵遐思。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开发步伐的加快,高楼、公园、水道正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前不再是空旷的原野。近在咫尺的太行堤水库湿地风景区,也将成为人们游玩的佳处,我们还有很多向外人侃侃而谈的资源,因此,口头上的“三山夹一井”或许有一天要真的变成“三山加一景”,诚然,这个故事也就不再诙谐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