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在于守衡。
如同自来水管一样,不会光有出水,没有进水的过程的。
核心还是一句话,人闲没事做,心往四处跑。
闲置下来,没有目标会陷入漫无目的的状态,
渴望建立与外界新的联系,手机电脑带着大量信息涌入填补这份联系。
而繁衍是联系最直接的体现。
可惜繁衍不是毫无代价的。
男女和合本质是彼此交付一些精气神气血来生化后代。
但现在信息暴涨导致念头丛生,欲望加大,直接导致渴望被满足的欲望加深。
从而引发欲念丛生后图淫,淫之则泄精气神气血,精气神气血常泄则身体亏空,
长期如此,势必影响人的身体状态,精神面貌跟生活态度。
解决之道从饮食,作息,修心有以下几个:
重点放在饮食。
原因有几个,
第一,饱暖思淫欲,人在饥饿时只有一种烦恼,吃饱后会生出无数烦恼。
第二,吃太多会导致消化跟不上,尤其晚上,更容易肚子胀失眠,肥胖。
第三,吃饭的规律”早餐天时,中午人食,晚餐鬼食“,“吃饭七分饱,适当留点饥饿感”
不管吃不吃,都是早上七点到九点消化能力最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中餐主要用于体力消耗的补充。晚餐临近睡觉,可适当留点饥饿感。
作息,黄金睡眠为亥时(九点-十一点)到寅时(三点-五点)
古代宋朝凌晨四点开早朝,出家人春夏五点,秋冬五点半。
可根据实际(寅时阳气生发,脚开始发热)早起,早起一天时间感觉充裕,而且更有韧性跟活力。
如果工作原因无法早睡,可选择11点前睡。手机电脑诱惑大可以直接锁手机锁电脑。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习惯。
最重要的是明白时间跟睡眠对人体的重点性。当感觉晚睡了很不好了就及格了。
最后修心。
如今手机放不下,
又处人造光环境,
欲望与信息横流,
作息与饮食絮乱。
人本是环境造就,又因环境而自困。
无他,人无问题不成长,有了问题会烦恼。
也只有经历了问题解决方法才有意义。
有问题,手头的工具跟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才有作用跟意义。
最后,没问题是一种平和的状态,六祖曾说,对于事物的看待,没有取得和舍弃,不考虑背后的关系,成功失败等事情,安闲恬静,虚融淡泊。直了心性。
当下即是平静,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