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并不算得上一位资深发烧友,玩耳机也就两三年时间,在吧里潜水了这么久对一部分现象很有感触。
一:没必要盲目的加预算。
对于一名普通的烧友而言,可能都经历过一开始预算几百,最后上升到几千的情况,但是仅对于一个新手小白而言,没有好的前端造成了不能把声音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而造成了价不对位的情况的出现,合理的控制消费欲望才是细水长流的王道。
二:合理看待测评的文章或者视频。
一部分小白在初烧时会看各种各样的的测评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耳机,但是耳机圈内很普遍的现象便是绝大多数的测评博主都是用的诸如:小墨菊,黑砖,金砖乃至于台机,一类的设备来推测评的耳机,而绝大部分的小白可能只有个小尾巴甚至于只能直推,所以很多时候会有博主将某款耳机吹得天花乱坠,但是购买者本人却无法体验到一样的效果。
三:理清需求。
千人千耳,不同的人对于声音的感受是不同的,小白在入烧时应当要尽量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方向,耳机有杂食,流行,古典等诸多不同的类别,想选到自己中意的一款耳机,需要在一开始明白自己主听的乐曲风格,才能更加好的贴合自己的需求。
四:保护耳朵。
对于一个入烧者而言,惊艳的声音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把音量调大,长时间的佩戴音量过大的耳机往往会导致听力受损,就楼主个人而言便是如此
,控制好音量,爱护自己的耳朵,切莫他日追悔莫及。
最后安利下楼主现在的设备:
外出通勤:s23ultra配七彩虹,IE200(或者偶尔的kima),蓝牙:安卓推荐ze3000苹果可以继续选择AirPod,鸿蒙选自家的就行
在家自用:HD660S,n5005(跟风买的,换线后素质确实还行)台机EF400
一:没必要盲目的加预算。
对于一名普通的烧友而言,可能都经历过一开始预算几百,最后上升到几千的情况,但是仅对于一个新手小白而言,没有好的前端造成了不能把声音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而造成了价不对位的情况的出现,合理的控制消费欲望才是细水长流的王道。
二:合理看待测评的文章或者视频。
一部分小白在初烧时会看各种各样的的测评来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耳机,但是耳机圈内很普遍的现象便是绝大多数的测评博主都是用的诸如:小墨菊,黑砖,金砖乃至于台机,一类的设备来推测评的耳机,而绝大部分的小白可能只有个小尾巴甚至于只能直推,所以很多时候会有博主将某款耳机吹得天花乱坠,但是购买者本人却无法体验到一样的效果。
三:理清需求。
千人千耳,不同的人对于声音的感受是不同的,小白在入烧时应当要尽量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方向,耳机有杂食,流行,古典等诸多不同的类别,想选到自己中意的一款耳机,需要在一开始明白自己主听的乐曲风格,才能更加好的贴合自己的需求。
四:保护耳朵。
对于一个入烧者而言,惊艳的声音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把音量调大,长时间的佩戴音量过大的耳机往往会导致听力受损,就楼主个人而言便是如此


最后安利下楼主现在的设备:
外出通勤:s23ultra配七彩虹,IE200(或者偶尔的kima),蓝牙:安卓推荐ze3000苹果可以继续选择AirPod,鸿蒙选自家的就行
在家自用:HD660S,n5005(跟风买的,换线后素质确实还行)台机EF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