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入坑方舟也有4年了,从满怀热情到近大半年的半afk状态,本来以为yj剧情文案会继续玩大地和苦难的无病呻吟套路时,这次《孤星》却让人耳目一新,大大超出了个人逾期。
它是否方舟目前剧情顶点或许仍有争议,但我觉得它肯定是最浪漫,同时,或许也是最孤独的篇章。
虽然剧情篇幅90%以上都是各方势力出于不同立场、企图、愿景在阻挠/协助总辖上天,但真正对总辖本人的描写少得可怜。然而就是这寥寥数笔的惊鸿一瞥,这个人物的立体形象便跃然纸上。即便几乎没有对总辖个人的正面描写,但编剧让剧情里的几乎所有人都和她产生了联系,正是这每个人眼中的总辖,最后拼凑、汇聚成了一个真实、完整的“她”。
是什么让莱茵生命各个性格、志向、目标、准则都各不相同的精英们愿意与总辖“同行”?不是她天才般的头脑,而是极高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内涵各不相同、但却隐约有着共同框架的“梦想”。乍一看,好像总辖上天只是满足一己私欲,但剧情看下来,为什么最终能成功的是她、也只能是她,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总辖的理想其实同时还承载着:缪缪这“陌客”所寻求的安身立命之所,娜斯缇这“离群者”所渴望的应许之地,老山羊这“庸才”所燃烧的人生最后余烬,小贾这“幸运儿”所追逐的握住奇迹之手,伽拉这“母亲”所希冀的女儿愿望成真,斐迪南这“叛徒”所执着的能量学高峰------甚至,还有一个行将就木的前文明“保存者”,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所留下的真相与希望。
这种将一个无比宏大的历史命题,荒诞但又合理地浓缩于一个小小的、或许带点偏执的个体身上,或许这就是《孤星》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或许无法成为克里斯腾,但我们何尝不想有个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将我们的愿景也带上,展翅在无垠的星辰大海中翱翔------哪怕前路充满未知和风险,哪怕她只是来自于无数宇宙尘埃中毫不起眼的一颗小小“蓝色暗点”。



它是否方舟目前剧情顶点或许仍有争议,但我觉得它肯定是最浪漫,同时,或许也是最孤独的篇章。
虽然剧情篇幅90%以上都是各方势力出于不同立场、企图、愿景在阻挠/协助总辖上天,但真正对总辖本人的描写少得可怜。然而就是这寥寥数笔的惊鸿一瞥,这个人物的立体形象便跃然纸上。即便几乎没有对总辖个人的正面描写,但编剧让剧情里的几乎所有人都和她产生了联系,正是这每个人眼中的总辖,最后拼凑、汇聚成了一个真实、完整的“她”。
是什么让莱茵生命各个性格、志向、目标、准则都各不相同的精英们愿意与总辖“同行”?不是她天才般的头脑,而是极高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内涵各不相同、但却隐约有着共同框架的“梦想”。乍一看,好像总辖上天只是满足一己私欲,但剧情看下来,为什么最终能成功的是她、也只能是她,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总辖的理想其实同时还承载着:缪缪这“陌客”所寻求的安身立命之所,娜斯缇这“离群者”所渴望的应许之地,老山羊这“庸才”所燃烧的人生最后余烬,小贾这“幸运儿”所追逐的握住奇迹之手,伽拉这“母亲”所希冀的女儿愿望成真,斐迪南这“叛徒”所执着的能量学高峰------甚至,还有一个行将就木的前文明“保存者”,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所留下的真相与希望。
这种将一个无比宏大的历史命题,荒诞但又合理地浓缩于一个小小的、或许带点偏执的个体身上,或许这就是《孤星》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或许无法成为克里斯腾,但我们何尝不想有个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将我们的愿景也带上,展翅在无垠的星辰大海中翱翔------哪怕前路充满未知和风险,哪怕她只是来自于无数宇宙尘埃中毫不起眼的一颗小小“蓝色暗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