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87版导演王扶林和马瑞芳教授的一场座谈。记录了这样几点,拿来分享:
1、王导坦然承认,87版中略去太虚幻境的情节,一方面因为当时要避免表现封建迷信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经费都严重不足。实际上,36集的87版一开始按照预算才写了20多集的剧本,后多亏我们山东一个大商人主动找上门要掏钱赞助,后加上其他几位商人一共捐了250万,剧组才有了不到700万的资金,足以延长到36集。而新版,拍3集就要花掉这600多万。即使考虑20多年的通货膨胀率,新版也算财大气粗了。略去太虚幻境,王导引以为憾事,表示希望新版为观众弥补这个不足。
2、马瑞芳教授表示,她不欣赏新版中的贴额妆,把这种定妆列为新红楼三大弊病(另外两个弊病是音乐、光线,音乐我不置褒贬,个人认为的确比不上王立平的创作;光线大家都明白,虽然古代室内照明条件不好是事实……)。王导说,红楼梦原著中讲红楼故事并无朝代可考(从这一点上,就不能彻底否定新红楼的定妆,反正是架空历史,不需要参照哪个朝代),故服装、化妆除按照原著描写外,按照顾问团的意见,博采各朝代最美的仕女装元素来设计。找到王导家毛遂自荐的设计师史延芹,先后为红楼梦人物设计手绘了2000多套服装形象。
3、王导说,当时有人写信告状,说红楼梦怎么能请一个流行歌曲创作者(王立平)担任作曲呢?领导让王导自己裁决,王导还是决定起用毛遂自荐、声称写不好曲子分文不收走人的王立平。王立平于是在剧组甚至尚未招入演员只有光杆司令的时候就加入剧组,随组各处参观、采风感受。王导要求他,不可一味仿古复古,要考虑让当时80年代的年轻人群容易接受。(这一条值得许多自诩尊重原著的仿古派导演反思,在电视剧这种受众广泛的形式中一味仿古,是一种偷懒和做作。)
4、王导说,当时领导让他拍红楼梦去,却又并不十分信任他的能力,怎么办呢?于是一个豪华阵容的庞大顾问团诞生。顾问们平时讲话不多,但每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马瑞芳说,她反正是不赞同高鹗版本的40回的,但王导当时大胆采用“探轶”版本的6集结尾,还是很有勇气。王导表示,是周汝昌的两个弟子负责这6集的剧本。(周汝昌的周派大家都知道是跟马瑞芳一样痛批高鹗的。)
对以上不再作更多评论,也不是要表达任何个人倾向。要对骂要删除,大家随意。
1、王导坦然承认,87版中略去太虚幻境的情节,一方面因为当时要避免表现封建迷信色彩,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经费都严重不足。实际上,36集的87版一开始按照预算才写了20多集的剧本,后多亏我们山东一个大商人主动找上门要掏钱赞助,后加上其他几位商人一共捐了250万,剧组才有了不到700万的资金,足以延长到36集。而新版,拍3集就要花掉这600多万。即使考虑20多年的通货膨胀率,新版也算财大气粗了。略去太虚幻境,王导引以为憾事,表示希望新版为观众弥补这个不足。
2、马瑞芳教授表示,她不欣赏新版中的贴额妆,把这种定妆列为新红楼三大弊病(另外两个弊病是音乐、光线,音乐我不置褒贬,个人认为的确比不上王立平的创作;光线大家都明白,虽然古代室内照明条件不好是事实……)。王导说,红楼梦原著中讲红楼故事并无朝代可考(从这一点上,就不能彻底否定新红楼的定妆,反正是架空历史,不需要参照哪个朝代),故服装、化妆除按照原著描写外,按照顾问团的意见,博采各朝代最美的仕女装元素来设计。找到王导家毛遂自荐的设计师史延芹,先后为红楼梦人物设计手绘了2000多套服装形象。
3、王导说,当时有人写信告状,说红楼梦怎么能请一个流行歌曲创作者(王立平)担任作曲呢?领导让王导自己裁决,王导还是决定起用毛遂自荐、声称写不好曲子分文不收走人的王立平。王立平于是在剧组甚至尚未招入演员只有光杆司令的时候就加入剧组,随组各处参观、采风感受。王导要求他,不可一味仿古复古,要考虑让当时80年代的年轻人群容易接受。(这一条值得许多自诩尊重原著的仿古派导演反思,在电视剧这种受众广泛的形式中一味仿古,是一种偷懒和做作。)
4、王导说,当时领导让他拍红楼梦去,却又并不十分信任他的能力,怎么办呢?于是一个豪华阵容的庞大顾问团诞生。顾问们平时讲话不多,但每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马瑞芳说,她反正是不赞同高鹗版本的40回的,但王导当时大胆采用“探轶”版本的6集结尾,还是很有勇气。王导表示,是周汝昌的两个弟子负责这6集的剧本。(周汝昌的周派大家都知道是跟马瑞芳一样痛批高鹗的。)
对以上不再作更多评论,也不是要表达任何个人倾向。要对骂要删除,大家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