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5,329贴子:12,236,889
  • 32回复贴,共1

向雄这个人,聊聊我的感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髦曾经召见王经一起商量讨伐司马昭。王经因为没有告密,事后被杀,连同八十老母被牵连。向雄因为做过王经属下,给他收尸。
钟会谋反失败后,也是向雄给钟会收尸。因为向雄在监狱被关押时,是钟会征召他做自己下属。
向雄报答王经、钟会知遇之恩的心,跟姜维报答诸葛亮一样。我还想到蔡邕这个倒霉蛋,他也感恩董卓的知遇之恩,曾经提拔他当官。蔡邕在党锢之祸时不能做官,后来提拔蔡邕只是是董卓笼络人心而已,减少反对派。
但是蔡邕碰到的是王允,王允直接把他下狱弄死了。其实蔡邕不算董卓余党,只是感叹董卓曾经提携过自己。向雄碰到的是比较好名声的司马昭,司马昭没有司马师那么狠辣,没整死向雄,展现自己的“仁慈”,毕竟“圣朝以孝治天下”。向雄作为忠孝之人,不杀他还能表彰他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25 09:11回复
    举个例子,
    唐中宗李显的太子李重俊反,失败,被杀。唐中宗把李重俊的头砍下,祭完太庙祭武三思、武崇训。一个叫宁嘉勖的,觉得李重俊太可怜了,脱下衣服包着李重俊的头哭。之后,宁嘉勖被贬岭南,病死在那里
    就是说,这事的定性:
    李显认为宁嘉勖这种级别的官员,认识太子的可能性极低,就是同情心上来了而已
    但又得严肃打击李重俊这种行为,所以,要连带处罚,但可以保住性命
    蔡邕,则是被直接定性为董卓余党了
    东汉,有个独特的二重君臣观。就是说,推举制下,推举你当官的,也是你的君,当时,举主死了,也得守孝三年的。再举个例子,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门生,冒着生命危险,刺杀了孙策
    蔡邕,丢官很久了
    无奈依附了泰山羊氏12年(蔡邕的一个女儿,是羊祜的母亲)
    是董卓把蔡邕提拔起来而且不断升官的
    所以,蔡邕公然去哭,等同于表明了与王允的不共戴天之仇
    毕竟顶流名士,不杀最好
    但是,正巧赶上蔡邕在修史,王允就觉得,干脆做个典型算了,留着还不知道怎么在史书上骂呢


    2楼2023-04-25 14:21
    收起回复
      2025-09-04 22:0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呢,其实有些时候,老板的心思不好猜。
      你如果上面有人帮你说话,和没人帮你话说,感觉就是两回事。
      当然,也不排除遇上老板更年期。疑神疑鬼的。


      IP属地:广东3楼2023-04-25 14:45
      收起回复
        有个电影叫《楢山节考》
        先保证不饿肚子
        才有资本讲什么忠孝
        如果不能保证
        就是孔子在世
        天下照样大乱
        小冰河气候
        温度降低,影响蒸发
        降雨减少,进而粮食减产
        这就是现实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4-25 17:33
        回复
          司马家除了对曹爽成济不地道,别的都不错。就算对曹家都很优待了,曹奂的待遇是几千年最好的亡国之君,刘禅孙皓也是安然无恙。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4-25 21:27
          收起回复
            属于报恩的君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4-25 21:28
            回复
              王经虽然在洮西惨败,送出西部战区最大的人头,但这是战场失利,技不如人不丢人。他平民出身,为君主进忠,气节还是可嘉的,一对比王沈就显得非常小丑。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4-25 23:10
              收起回复
                很简单,司马家当时以夺权为目标,杀曹髦影响太坏,连司马家内部都有杂音。那为了长远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允是以拨乱反正为目标,用心比较无私,诛杀董总也的确顺民心,这时候蔡总忽然唱反调。王觉得汉贼不两立,你那么怀念汉贼那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4-26 08:15
                回复
                  2025-09-04 21:5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因为王经只是非暴力不合作而诛杀王家,本身已经非常残暴,这时候假惺惺放过一个无足轻重的宋兵乙,就能被某些大侠赞叹司马家大度,何乐不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4-26 08:17
                  收起回复
                    给罪人收尸和当着群臣皇帝的面哀叹董卓,可是两回事~~~~
                    当时名士能把百无一用的标签摘了的少之又少,这帮废物虽然80%成事不足但100%的败事有余。
                    长久的不良风气使得名士做事已经潜意识先表现自己所谓“名士风采”了,至于国家皇帝朝纲伦理反而在其次。
                    「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王允说的一点都没错。
                    马日磾说了半天王允的酸话,自己呢?前不能除董卓,后受制于袁术,郁闷至死。死后被孔融骂:曲媚奸臣,附下罔上,奸以事君。


                    IP属地:北京11楼2023-04-26 09:46
                    收起回复
                      最大的区别是向雄和蔡邕他们遇到的局面不一样。
                      蔡邕那会,王允刚刚铲除董卓,行为属于拨乱反正,再造乾坤,妥妥的伟光正角色。你蔡邕也是一个名士,结果跑去给董卓收尸,这是在干什么?往大了说是攻击朝廷攻击政策,往小了说是用自己名士身份给董卓站台替他喊冤,这不妥妥的给反对派借口,要再掀起风浪吗?说实话蔡邕死得不冤,朝廷根本、大政方针也敢乱动,做事前不动动脑吗?
                      至于向雄,一是钟会属于世家大族,王经行为又属于忠君敬上,司马昭正准备以下克上、以晋代魏,正是笼络人心之际,加上当街弑君更是丑闻缠身,不好动这类忠孝之人。二是向雄没啥名气,蔡邕名满天下学生众多,一举一动都会带来很大影响,而向雄当时只是都官从事,一介小官,没啥名气,司马昭动他得不偿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4-26 14:16
                      回复
                        蔡邕其实是必死,因为王允要杀他。后来王允也说了他要杀蔡的真实原因。
                        王允大概是这么说的,汉武帝就是因为妇人之仁饶过司马迁,让后者了史记嘲讽他。今天我们不能让姓蔡的也有机会做这事儿。
                        原来蔡下狱后就表示认罪,只想用余生写一本史书,记载下后汉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要知道这一历史时期就肯定要有董卓进京乱政,然后包括王允在内地各方汉末最高级官僚向王允卑躬屈膝。。
                        所以王允才不能让蔡活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4-26 1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