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玄门网吧 关注:371贴子:2,121
  • 1回复贴,共1

为什么遇主于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遇主于巷,因为主人与我们同样受难,什么是主人,主人就是君的意思,在权位上我们称他为君主,在易经中则称他为主人,其实主人的范围比君主包含的范围要广一些,也比较贴切场景一些,就好像我看到山中有一茅屋,屋舍俨然、干净整洁就像刚刚有人打扫过,四周生机勃勃,灵气盎然。如此清澈豁然之境,却寻觅不得主人的踪迹,外面看时,朴素的屋舍,似与山中融为了一体,丝毫感受不到有人为摆设的痕迹,走进屋时,这才发现屋内无穷无尽、没有边际。不知是我人处于屋中,还是屋在于我的心中?这里的主人啊,你在哪里?我心中有很多疑惑想要请教你。这里的主人啊,你在哪里?翻山涉水,梅花已经开过几个春冬了,我依然寻觅不到你的踪迹。
那么什么又是君,君就是道的意思,比如说太上老君,孔子说:君为人之父母,人为君之子。我们常称人为君子,就是我们要依道奉行的意思,古代的天子、君王被称为人君,君王是道的代表,也是道的发言人,早在黄帝时期,我们就已经实行道政合一,这可以说是人类思想文化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我们没有神权,不像西方,他是一个宗教的社会,有的地方还有着神权与王权的分隔,我们众多的神,也只是存在于祭祀。伏羲氏我们说他是众神之神,诸王之王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一画开天的贡献,后来才有了天地人鬼神的产生,但是他不叫神主,也不叫王主,他叫人文始祖,所以说那个时代还是一个民主的时代,后来因为人有了私心,有了欲望,才产生了各种争斗、阶级之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18 22:05回复
    遇主于巷,人君在五,道君在二,五有权位,二没有权位,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也没有权位(他尊重众生),但是他有法位,权位是会变的,虚位是不会变的,一个总经理,多年以后他不一定还是总经理,一个老师一辈子都称他为老师,主者不变,所以不用担心未来会是谁来接手,主者无形,因为人需要一个形,故称为主人。巷者不远于人际社会,非野非郊外,为道者不远于人,巷者非是主人受难(前面讲主人受难的意思,就是当人们不重视道的时候,如果依道而走就会有这样的处境),主人一直都在于亲民,处于民位,道受难了才会遇主于巷,比如说王阳明先生被贬贵州龙场,道受难了,贤人隐,朝中有人能帮得了他吗?想帮,也帮不了,阳明先生死后,直到穆宗即位才追谥为文成,所以我们去求神拜佛,发现没有什么效果,或者不灵时,有时也不是神佛不帮你,而是神佛确实帮不了你,目连尊者号称神通第一,也无法通过神通来让他的母亲脱离恶道苦难。
    当人的价值观念逐渐淡薄忠孝节义的时候,就很难在一些广大的场合看到人的一些真、善、美,往往在一些小的地方,或者一些人情世故,就会使人产生很多感悟,这个时候就是遇主于巷了。所以当主人与我们同受于难,也只有在这些场合能够遇到了。巷虽小,却不缺乏人情与真善美。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18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