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54,625贴子:2,331,086
  • 15回复贴,共1

星舰 就是 太空版自由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舰,这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是 向二战中生产的自由轮 看齐,是 太空版的自由轮计划
每年100艘的产量 完全碾压 任何国家航天器产量,任何国家航天器产量也做不到年产量100艘,最多十艘就到头了
每年差距是十倍拉大,十年差距就是百倍,五十年就是五百倍
最低载荷150吨碾压任何国家同类产品五倍以上,最高载荷300吨碾压十倍
自由轮建造迅速,价格便宜,让它成为二战中美国工业的一种象征
自由轮能够名震世界的最主要原因,真正让自由轮走入造船史纪录的还是它那令人震惊的造船速度。
而星舰,也是新世纪美国工业的象征。
面对其他国家航天发展的威胁,只要让建造星舰的数量超过其他国家建造航天器的数量,就能赢得优势。
当美国人像造罐头一样建造星舰的时候,已经宣判了其他国家航天发展的结局。


IP属地:江苏1楼2023-04-18 10:55回复
    呃呃,那最好快点
    现在推迟1天,就耽误以后5艘甚至20艘星舰发射移民火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18 11:30
    回复
      2025-11-12 13:55: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的可以每年生产100艘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18 11:35
      收起回复
        伟大的国家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4-18 12:11
        回复
          还有吹新时代美国工业的啊这都成新世纪米国之耻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4-18 12:40
          收起回复
            还每年100艘,你米国先每年造100艘战舰再说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4-18 12:51
            收起回复
              美国人类之光,是要我这么认为吗?星箭成功了,我祝贺,失败了我惋惜,就这样。但我不认为星箭成功了我的国家就会被比下去,人类科技发展就是在超越与被超越中进步的。另外一次正常的新火箭发射测试被某些人赋予这么多意义最终只是满足自己的骄傲而已。你们继续骄傲,我继续相信并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谢谢。


              IP属地:广东7楼2023-04-18 14:28
              回复
                真每年一百艘可以封锁太空了,制定太空法律,圈地,禁止一切敌对国家进入太空,地球上打不起来,太空中可不在乎核武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4-18 14:37
                回复
                  2025-11-12 13:49: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时能造航母的英国德国日本都没有自由轮,因为自由轮体现的是美国当时强大的制造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论技术自由轮算棵葱)。
                  所以
                  当下论工业能力最强的是谁


                  IP属地:广东9楼2023-04-18 14:47
                  回复
                    不会打比方可以不打,想吹美国还吹不到位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4-18 14:47
                    回复
                      自由轮因为建造标准过低 船体寿命不足 二战后不得不迅速大量退役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4-18 15:32
                      收起回复
                        叫自由轮也好,叫后八轮泥头车也好,就是低成本大规模应用的一种手段。


                        IP属地:河南12楼2023-04-18 1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