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452贴子:269,580
  • 3回复贴,共1

完颜构害死岳飞有没有后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史料来看,赵构自冤杀岳飞之后从未对冤杀岳飞一事感到过后悔。
赵构宗释放岳飞、张宪家属的事情确实存在,但这不是赵构内心后悔的举动,相反这是赵构极不情愿的一个举动。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赵构杀害岳飞、张宪、岳雲三人后,随后赵构发布诏令对岳飞、张宪的家属的处理措施是:
岳飞、张宪家属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月具存亡闻奏,编配人并岳飞家属,并令杨沂中、俞俟,其张宪家属令王贵、汪叔詹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并上路,岳飞、张宪家业籍没入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自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之后,岳飞、张宪的家属一直处于流放状态。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朝皇帝完颜亮撕毁绍兴十一年的宋金和约,发动60万金军分四路南侵南宋。
在南宋危如累卵的情况下,南宋抗金力量抬头,著名抗金名将岳飞作为抗金的象征人物自然需要平反,杜莘老,太学生程宏图、宋芑,倪朴等人纷纷上书赵构要求平反岳飞。赵构此时也迫于金朝南下的压力,只能启用抗金人士,对于民间和官场对于平反岳飞的请求只好答应,以此稳固人心。
虽然有着官场和民间的请愿,但是赵构并未平反岳飞,只是解除了对岳飞、张宪家属的流放刑罚。
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用中书门下省请也,于是飞妻李氏与其子霖等皆得生还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赵构在诏令中故意将岳飞与蔡京、童贯之流并列。蔡京和童贯在北宋灭亡后一直被视作祸国殃民的“丑类”,岳飞与蔡京、童贯并列,也就是岳飞被赵构视作蔡京之流,也是“祸国殃民”的“丑类”,这道诏令足见赵构对岳飞的憎恶 。
完颜亮的南侵击碎了赵构近二十年的歌舞升平的生活,也击碎赵构委屈求全的幻想,为了保住自己的奢靡生活和帝位,赵构不得已不启用抗金人士,抗金人士要求平反岳飞,对此赵构不愿意答应,但是迫于压力,他只得同意终结对岳飞家属的流放,但是为了表达他的态度,于是他故意将岳飞与蔡京、童贯并列,以此传达他的态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18 08:37回复
    另外一件事则是宋孝宗对于岳飞的平反。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宋高宗赵构立养子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眘,六月九日宣布举行内禅典礼,六月十一日内禅典礼完成,赵构正式传位给赵昚,赵昚是为宋孝宗。
    宋孝宗是一个力主抗金的皇帝。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朝臣都秉承赵构的意思提出从临安逃跑的计划,宋孝宗对投降派的行为气愤不已,主动提出带兵上前线同金军作战,自古太子带兵对皇帝有着有提前接班的威胁,所以宋孝宗的举动使得赵构十分不满意,宋孝宗的老师史浩赶紧提醒宋孝宗注意分寸,史浩还代宋孝宗起草了悔过疏,赵构看了悔过疏才没有追究,宋孝宗的储位才得以保住。
    由于宋孝宗是主战派,这使得他与投降派秦桧矛盾很深,秦桧一度援引赵璩试图将宋孝宗赶下储位,但是随着秦桧病重而不了了之。在秦桧病重时,秦家封锁消息,秦桧意图立养子秦熺继位为宰相,宋孝宗得知消息后告知赵构,使得秦桧的阴谋破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18 08:38
    回复
      2025-08-23 01:22: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也因为是主战派的缘故,宋孝宗和岳飞的关系很好。绍兴八年,岳飞来到临安觐见赵构,去过宋孝宗读书的资善堂,宋孝宗当时十一岁,按照《鄂国金佗萃编》的记载推测,岳飞和年幼宋孝宗有过愉快的谈话,岳飞对这位皇子评价很高,岳飞感慨“中兴基本,其在是乎!”,绍兴十年,金人南侵,岳飞开始进行自卫反击战,即是第四次北伐,在战争开始前,岳飞上书请求赵构立宋孝宗为太子,这使得宋孝宗十分感恩岳飞。
      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后,宋孝宗虽然内心想要讨伐金朝,但是赵构留下却是一个烂摊子。自绍兴十一年和议之后,赵构冤杀岳飞,杀害猛将锐士,任由军队堕落。何溥曾经对和议之后的军队有过描述:
      又言军政之毙,曰:为将帅者,不治兵而治财,刻剥之政行,而拊摩之恩绝,市井之习成,而训练之法坏,二十年间,被坚执锐之士化为行商坐贾者,不知其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军队素质的下降,使得宋军再也没有绍兴十一年之前那股“还我河山”的军事素质,这也是宋孝宗发动隆兴北伐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宋孝宗六月继位后,就启用当年被宋高宗与秦桧流放的胡铨,七月封张浚为江淮宣抚使,随后追复岳飞原先的官职,以礼改葬,访求岳飞的后代录用为官。
      在宋孝宗的组织下,南宋官方发布《追复指挥》:
      凖尚书省劄子,礼部状,凖绍兴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都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故岳飞起自行伍,不踰数年,位至将相,而能事上以忠,御衆有法,屡立功效,不自矜夸,余烈遗风,至今不泯,去冬戍鄂渚之衆,师行不扰,动有纪律,道路之人归功於飞,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帝念之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元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後特与录用。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18 08:38
      回复
        宋孝宗的诏令里虽然有“仰承”“太上皇帝”的话语,但是这只是给赵构的体面。
        虽然赵构在当太上皇期间大量插手朝政,但是在某些方面他还是屈服于宋孝宗的意志。比如宋孝宗开始北伐时,赵构气急败坏的把宋孝宗叫到德寿宫,要他收回成命,宋孝宗保持沉默,赵构也只能无奈同意。
        在宋孝宗随后发布的《追复少保两镇告》的诏令也可以看到宋孝宗决意平反岳飞的决心,诏令中写道:
        事上以忠,至无嫌於辰告
        辰告即岳飞的立储奏疏,这也是宋孝宗感念岳飞的立储建议。
        另外也有赵构自身的原因。赵构在内禅时,也许是触景生情感慨自己的皇帝生涯,他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
        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他选择宋孝宗为继承人,也是希望宋孝宗能够为自己遮掩失德的举动。而追复岳飞只是宋孝宗遮掩失德的举措,对此赵构只能保持沉默。
        当然在整个南宋时期,虽然官场和民间都在平反岳飞,但是又不能把赵构置于主犯和元凶的地位,所以南宋对于岳飞的平反昭雪依旧是有限。就完颜构本人而言,他杀害岳飞并没有感到后悔,相反对于岳飞的平反还是不情不愿。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4-18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