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吧 关注:759,755贴子:15,244,963

回复:巴旦尼亚背叛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追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4-17 01:53
回复
    在德泰尔急不可耐地发动了对古亚兹的进攻后,一旁的伊德温军团却故意姗姗来迟,直到最后时刻才加入战场。这时双方已经搏杀至最后一刻,德泰尔身先士卒,正在城墙上与阿塞来的步兵激战,这时伊德温投出了他的标枪。标枪不偏不倚地命中了德泰尔的脑袋,这位立志“满载荣耀征战四方”的国王,就这样倒在了战场上。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3-04-17 01:55
    回复
      2025-11-25 14:27: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伊德温本人后来的说法是,他当时并不想杀死德泰尔,只是德泰尔与敌人的距离过近,导致他投出的标枪误伤。不过瓦兰迪亚人一点都不相信这一套说辞。一位瓦兰迪亚的吟游诗人讽刺道:“伊德温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表现的像个巴旦尼亚人。”毫无疑问,他指的是卡拉多格的前任至高王离奇“失踪”之事;而伊德温几乎如出一辙地效仿了此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3-04-17 02:01
      收起回复
        德泰尔驾崩的消息如风暴般席卷了瓦兰迪亚,起初死因严密封锁只说战死,后来走漏了一点风声,民众得知皇帝死于伊德温的标枪。愤怒的群众走上街头高声抗议,要求彻查德泰尔的死因。本来一个异族人凌驾于瓦兰迪亚人的头顶当贵族就难以忍受,这下芬·图伊尔这个姓氏更是被置于风口浪尖。不过,有名有姓的贵族对此事都不约而同地语焉末详,生怕触怒了那个位于瓦兰迪亚权力顶峰的男人。因此历史学家也很难考证伊德温是否有意谋杀皇帝,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伊德温此前并没有表现出使用标枪的偏好,在1086—1090这四年里,他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是他的弓和双手剑而不是标枪。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3-04-17 02:11
        回复
          1091年春末,震荡中的瓦兰迪亚的议会重新选举了他们的国王,结果不出意料,除了政敌因加泰尔都一边倒地支持伊德温,而埃尔杜兰作为戴·梅罗克的新任家族领袖则支持寥寥。以卡拉蒂尔德为首,代表瓦兰迪亚本土贵族的意见;以芬·登吉尔为首,代表着巴旦尼亚新加入贵族的意见,共同推举伊德温·芬·图伊尔为瓦兰迪亚国王。


          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3-04-17 02:21
          回复
            快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3-04-17 02:30
            回复
              随着伊德温加冕为瓦兰迪亚国王,他终于向世人露出了他收敛了长达七年的真面目。在瓦兰迪亚人的一片骂声中,他宣布修改王国名字为“大瓦兰迪亚及巴旦尼亚联合王国”,另一位瓦兰迪亚诗人不屑的评论称“这是对历史上与巴旦尼亚人英勇作战的瓦兰迪亚人的侮辱,一个只配做我们奴隶的民族居然与我们平起平坐,他们的贵族甚至当了我们的国王”。而巴旦尼亚人并不因此而对伊德温感恩戴德,巴旦尼亚人普遍认为伊德温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出身,他的所有作为都是为了瓦兰迪亚而非巴旦尼亚。就这样,“背叛者”伊德温的称号,在两地以不同的理由却被同样地接受,也成为了这位“大瓦兰迪亚及巴旦尼亚联合王国”皇帝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黑称。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23-04-17 02:33
              回复
                在某种意义上,伊德温确实更像一个瓦兰迪亚贵族渴望的国王:“大瓦兰迪亚”这个称呼,指的并不仅仅是瓦兰迪亚的传统边界,而是对卡拉迪亚大陆西部全部土地的宣称,即包括帝国西部的全部领土。这其实就是瓦兰迪亚人心心念念的,在潘德拉克之战中未能征服的土地;而历代瓦兰迪亚国王都未能实现的梦想,将在这名巴旦尼亚人身上焕发荣光。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3-04-17 02:57
                回复
                  2025-11-25 14:21: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1091年伊德温接手瓦兰迪亚——现在应该被称呼为联合王国——之后,他选择以割让加隆脱堡并缴纳贡金为代价向阿塞来求和,并对西帝国宣战。此举令世人大跌眼镜。以当时的国力对比而言,联合王国接近20000的兵力对战阿塞来不到7000人几乎十拿九稳,而相比之下西帝国12000的兵力更像是一台危险的战争机器,就连支持他的贵族们也心有疑虑。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当然知道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但在1091年的联合王国,力排众议需要相当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伊德温确实具备这一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3-04-17 03:08
                  回复
                    在伊德温对西帝国宣战仅仅第二天,接替卡拉多格继位的库尔哈恩自以为找到了绝佳的反攻机会进攻瓦兰迪亚本土,于是对联合王国宣战。但这场战争却成为了巴旦尼亚的灭国之战。伊德温的军队迅速从拉革塔掉头,直扑巴旦尼亚仅剩的马鲁纳斯和肖农,库尔哈恩还没意识到怎么回事就兵败被俘。1091年夏第一天,伊德温率军队击破了肖农的城墙,并接受了明瑟的投降。至此,巴旦尼亚的领土不复存在,而巴旦尼亚的“本土”除了弗林托格堡和乌瑟莱姆堡被斯特吉亚控制,其余已经全部并入联合王国,除统治者家族也全部加入联合王国。至此,联合王国已经实至名归。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3-04-17 03:22
                    回复
                      目前这个存档就只打到这后续应该是走龙旗任务灭帝国的线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23-04-17 03:25
                      收起回复
                        支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23-04-17 04:12
                        回复
                          然后讲一下这个名字灵感来源:之前一直为国家名字不好起而发愁,上一个自立档已经叫神圣卡拉德帝国了,这个档巴旦尼亚出身不适合叫帝国。然后我也不想加巴旦(巴旦打得过谁啊),就准备投奔德泰尔,灵机一动不如叫瓦兰迪亚及巴旦尼亚联合王国,然后想想好像瓦兰迪亚也能套一个大字,就变成这样了之前还犹豫过是巴旦尼亚还是西巴旦尼亚,但我岂能只统治西边,东边我难道拱手让人?而且英国历史上也统治过爱尔兰全岛


                          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23-04-17 04:14
                          回复
                            继续继续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23-04-17 09:40
                            回复
                              2025-11-25 14:1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历史炫我嘴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3-04-17 1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