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谁愿意过“男人节”
男人节究竟是谁愿意过男人节?瘦马定位的群体为30岁至40岁的男性,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因为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婚姻,体验着家庭责任,也遭遇过生活的挫折,最大限度地承受了社会转型的压力,但是也有实力,也有欲望积极改善自身的处境。 “为了增强男人节的吸引力,瘦马考虑设立男人节的形象代言人制度,他心目中的合适人选是张艺谋、姜文,以及刚刚过世的陈逸飞,因为他们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适宜表现男人节的领袖气质。 中国财富榜上的人物,有多少人认识他们呢?”瘦马反问,“男人节首先是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不是说我们男人都活不下去了,而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瘦马说。 “八三”国际男人节多久会约定俗成?瘦马的预期非常谨慎,他认为肯定要超过“三八”妇女节的推广时间,而后者为此奋斗了很过年。瘦马解释说,男性已经享受了多年社会权利主体的待遇,如果其权利过多,社会会普遍不支持,这是男人节推广要更困难的原因。 但瘦马相信随着技术的变局,社会再进一步分工,接下来中国男性的生存环境会更恶劣,寻求关爱的需求也就会更强烈,而以关爱男人为主旨的男人节的推广难度将随之降低。对于“八三”男人节的美丽构想,普通人还是充满了疑惑。“为什么要把男人单独摘出来过节呢?”性格平和的北京外企女职员秦颐有些不忿,因为“三八”妇女节她从来没有休息过,而她断定,多放了一天假的男人们绝林丹获得国际男人大奖不会拿这个时间回家做家务,肯定又找什么地方去玩了,“对家里一点帮助没有,”男职员李晓东对此则持鲜明的支持态度,但令他稍有不爽的是“男人的节日,为什么要把女人的节日倒过来过呢?该找个能够代表男人的特殊的日子。”李晓东说。在媒体工作的王燕则坚决反对,“男人们已经够差劲了,挣的钱养不了家,居然还想解放?”她建议中国男人先向韩国男人学习养家的责任感,再考虑是否可以过节。 有趣的是,也有不少女性支持“八三”男人节的推广,不过瘦马对此并不领情:“我不希望这样,让女性像母亲般的关怀自己,男人不觉得这是一个讽刺吗?”瘦马坚持,男人的事情还是要男人自己来解决。
[编辑本段]调查显示
已婚男人最想要的过节方式
1. 私人空间多一点 很多新婚的男人都会向哥们儿抱怨:再也没有以前的日子了!“以前的日子”意味着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可一结婚,男人感到自己变成了老婆手中的“悠悠球”――稍稍跑远,就被老婆手中的线拽回去! 2. 动态放松一点黄健翔获得国际男人大奖除了睡觉和必要的工作,男人好像总喜欢动――热衷打球、爬山等户外运动当然不用怀疑,即使在家,他们也要有音乐相伴。要想让男人安安静静的呆着,他会闷得难受。 不拘小节一点 回家脱了鞋随脚一甩而不是放到鞋柜里;早上贪睡起晚了不叠被子;碗盘用光了再刷;诸如此类的事有很多。男人最怕被生活中的细节纠缠。所以女人有板有眼的规矩只会让男人紧张。 3. 有话直说一点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出来?”许多男人都曾发出这样的抱怨。女人爱用兜圈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聪明的男人也跟不上女人的脑筋。尤其是发生矛盾后,女人就采取“不理”的态度――不说话、不通电话、不吃饭、不同房等等“冷暴力”。其实男人希望用简单的方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4. 家事少管一点 如果男人在单身的时候是挣多少花多少的状态,结婚后也别指望他们有所改变。他们觉得个人理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还不如将经历放在业余爱好上。所以男人将家中的财政大权交给女人是因为他们懒得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