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庄镇新菜田开发建设规划方案
英庄镇位于卧龙区西南部,距城区31公里,全镇辖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27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75万,耕地面积88500亩,现有机电井1450眼,有效灌溉面积7.6万亩,属纯井灌区,主要农作物品种蔬菜、小麦、花生、玉米、棉花,常年菜田1万亩。
一、蔬菜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成立了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品种以分葱、小辣椒、山药、甘兰、生姜、土豆为主。2005年以南屯为主幅射周边5000亩以大葱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政府政府认证,大葱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打响了品牌,近年来,发展的山药、土豆等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镇以蔬菜做为支柱产业的村达到16个,无公害大葱多年来远销青海、陕西、湖北等地,近年来,镇村共投入蔬菜生产资金近20万元。
二、新菜田开发建设规划
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三四五”工程要求,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我们将继续推进无公害蔬菜发展,提高蔬菜安全质量,坚持走城郊型农业路子,坚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使我镇蔬菜生产保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南部菌、葱、椒生产区”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们做出了以高速公路、赵四路、龙凤路、大白线沿线开发和镇区开发为主的新菜田开发建设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1、2008年至2010年规划新发展菜田1500亩,地点以赵四路两侧,南屯至后英庄到王塘庄为主,品种以无公害分葱为主,形成2.5公里长的5000亩的分葱生产带,同地带动甘兰、土豆、豆角等品种的发展,使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000亩。
2、2010年至2020年,着眼长远,着眼大局,长期稳定我镇的菜田面积,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使新菜田开发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按照沿线开发,点面结合,规划新增菜田6500亩,实现全镇常年菜田18000亩的目标,年蔬菜种植面积50000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 上,蔬菜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5%以上。
3、加强领导,镇里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拓展基地投资渠道,吃准相关信息,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的投入。
4、搞好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抓住无公害农产品申报的机遇,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英庄镇位于卧龙区西南部,距城区31公里,全镇辖27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27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75万,耕地面积88500亩,现有机电井1450眼,有效灌溉面积7.6万亩,属纯井灌区,主要农作物品种蔬菜、小麦、花生、玉米、棉花,常年菜田1万亩。
一、蔬菜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成立了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品种以分葱、小辣椒、山药、甘兰、生姜、土豆为主。2005年以南屯为主幅射周边5000亩以大葱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政府政府认证,大葱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打响了品牌,近年来,发展的山药、土豆等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镇以蔬菜做为支柱产业的村达到16个,无公害大葱多年来远销青海、陕西、湖北等地,近年来,镇村共投入蔬菜生产资金近20万元。
二、新菜田开发建设规划
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三四五”工程要求,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我们将继续推进无公害蔬菜发展,提高蔬菜安全质量,坚持走城郊型农业路子,坚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使我镇蔬菜生产保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南部菌、葱、椒生产区”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们做出了以高速公路、赵四路、龙凤路、大白线沿线开发和镇区开发为主的新菜田开发建设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1、2008年至2010年规划新发展菜田1500亩,地点以赵四路两侧,南屯至后英庄到王塘庄为主,品种以无公害分葱为主,形成2.5公里长的5000亩的分葱生产带,同地带动甘兰、土豆、豆角等品种的发展,使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000亩。
2、2010年至2020年,着眼长远,着眼大局,长期稳定我镇的菜田面积,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使新菜田开发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按照沿线开发,点面结合,规划新增菜田6500亩,实现全镇常年菜田18000亩的目标,年蔬菜种植面积50000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 上,蔬菜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5%以上。
3、加强领导,镇里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拓展基地投资渠道,吃准相关信息,积极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的投入。
4、搞好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抓住无公害农产品申报的机遇,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