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四季.温柔有趣 回复10楼,
我看了一下,这篇研究主要提示了多次单采与淋巴细胞的降低有很大关联性,以及百次以上献血者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会比初次献血者低0.45,平均血小板计数会高55.5。单从统计学数据来看可以推论出频繁单采血小板会造成白细胞计数的轻微降低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升高,白细胞的降低的原因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机器无法有效返还白细胞(比如说Trima,mcs+)或者是离心过程本身造成的机械损失,而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单采后血小板降低导致造血系统受到刺激导致会制造出比平时更多的血小板(但不确定质量是否下降),但还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血小板计数低通常会导致献血体验更加不好这个因素,比如时间的增加以及循环量的增多而造成抗凝剂、生理盐水用量的增加都会对献血者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短期影响例如时间成本、焦虑、抗凝剂或其他献血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膀胱方面的压力等等,而长期的影响可能包括抗凝剂增加导致更高概率的骨质疏松,数值太低被血站工作人员劝退或者是血站工作人员态度变得更差,以及数值不如别人导致的各种心理因素都有可能会使血小板计数低的献血者被慢慢筛选掉(类似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导致留下的都是计数更高的献血者,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还有待数据证实。
而且这个帖子主要讨论的是铁蛋白方面的问题,但这个研究的分析重点主要是血细胞计数并且没有直接给出血红蛋白的统计数据。而文中脚注4引用的文献显示了单采次数增多与血清铁蛋白降低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的关联性:
0次 铁蛋白66.6ng/mL 血红蛋白143.9g/L
100~149次 铁蛋白29.8ng/mL 血红蛋白139.8g/L
150~199次 铁蛋白23.2ng/mL 血红蛋白135.7g/L
大于200次 铁蛋白15.5ng/mL 血红蛋白130.6g/L
而短期的连续机采仅需十几次就会造成血清铁蛋白的大幅下降但对血红蛋白计数的影响不大:
0次 铁蛋白66.6ng/mL 血红蛋白143.9g/L
7-12次 铁蛋白40.6ng/mL 血红蛋白139.4g/L
13-18次 铁蛋白26.4ng/mL 血红蛋白140.8g/L
19-24次 铁蛋白23.5ng/mL 血红蛋白137.6g/L
从统计结果来看很难下结论说长期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以上所有统计对象都是男性,对于女性或者大体重群体来说来说这个影响可能更大或更小)。
我看了一下,这篇研究主要提示了多次单采与淋巴细胞的降低有很大关联性,以及百次以上献血者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会比初次献血者低0.45,平均血小板计数会高55.5。单从统计学数据来看可以推论出频繁单采血小板会造成白细胞计数的轻微降低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升高,白细胞的降低的原因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机器无法有效返还白细胞(比如说Trima,mcs+)或者是离心过程本身造成的机械损失,而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单采后血小板降低导致造血系统受到刺激导致会制造出比平时更多的血小板(但不确定质量是否下降),但还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血小板计数低通常会导致献血体验更加不好这个因素,比如时间的增加以及循环量的增多而造成抗凝剂、生理盐水用量的增加都会对献血者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短期影响例如时间成本、焦虑、抗凝剂或其他献血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膀胱方面的压力等等,而长期的影响可能包括抗凝剂增加导致更高概率的骨质疏松,数值太低被血站工作人员劝退或者是血站工作人员态度变得更差,以及数值不如别人导致的各种心理因素都有可能会使血小板计数低的献血者被慢慢筛选掉(类似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导致留下的都是计数更高的献血者,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还有待数据证实。
而且这个帖子主要讨论的是铁蛋白方面的问题,但这个研究的分析重点主要是血细胞计数并且没有直接给出血红蛋白的统计数据。而文中脚注4引用的文献显示了单采次数增多与血清铁蛋白降低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的关联性:
0次 铁蛋白66.6ng/mL 血红蛋白143.9g/L
100~149次 铁蛋白29.8ng/mL 血红蛋白139.8g/L
150~199次 铁蛋白23.2ng/mL 血红蛋白135.7g/L
大于200次 铁蛋白15.5ng/mL 血红蛋白130.6g/L
而短期的连续机采仅需十几次就会造成血清铁蛋白的大幅下降但对血红蛋白计数的影响不大:
0次 铁蛋白66.6ng/mL 血红蛋白143.9g/L
7-12次 铁蛋白40.6ng/mL 血红蛋白139.4g/L
13-18次 铁蛋白26.4ng/mL 血红蛋白140.8g/L
19-24次 铁蛋白23.5ng/mL 血红蛋白137.6g/L
从统计结果来看很难下结论说长期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以上所有统计对象都是男性,对于女性或者大体重群体来说来说这个影响可能更大或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