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吧 关注:42,953贴子:742,621
  • 15回复贴,共1

解码1987,人类首次观测超新星爆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一直坚信中微子是隐藏剧情背后关键的密匙,随便搜索了几个信息供大家进行分析瞎想。
1. 1987年2月,在银河系的邻近星系大麦哲伦云中发生了超新星1987A的爆发。日本的神冈探测器和美国的霍姆斯特克探测器几乎同时接收到了来自超新星1987A的19个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中微子,在中微子天文学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平均而言,超新星爆发会产生约10 个中微子 。
2. 1987年2月23日发生了超新星爆发,在1987A超新星的第一批光子抵达前7.7h,意大利布朗峰下的探测器检测到第1批中微子到达,包含5个事件。而在第1批光子抵达前3h,第2批中微子抵达,日本神岗Ⅱ的探测器收到11个,美国Ohio州的IMB探测器收到8个,前苏联Baksan的探测器收到5个。


IP属地:福建1楼2023-02-22 11:11回复
    1987年,电影里体现给大家的对于中国科学界大事是首次介入互联网,但是对于世界科学界则是SN 1987A的超新星爆发,中国获知警告信息只能由国外转达。此外,中国的首个中微子试验室2008年在大亚湾开建开建,而大亚湾核电厂也在1987年开建,是不是细思恐极了。


    IP属地:福建2楼2023-02-22 11:22
    回复
      2025-07-30 15:0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平均而言,超新星爆发会产生约10 个中微子 。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2-22 14:03
      收起回复
        利用日本神岗收到11颗中微子还是存在可能传递预警信息的。我们需要引入中微子振荡和中微子三种味的概念。1987年人类认识到的中微子仅有电子中微子和μ中微子两种,如果定义电子中微子为0,μ中微子为1,11颗中微子按时间排列给出11111111100的顺序。因为μ中微子丰度达到81.8%远远偏离理论振荡分布,于是不少科学家就猜测这是神秘力量试图传递信息,在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眼里这个信息用二进制编码转为十进制即为2044,所以回复中国首封电子邮件里顺手加上了这个猜想。


        IP属地:福建4楼2023-02-22 15:22
        回复
          顺便给回复710所邮件的科学家做个简介:
          杰克·斯坦伯格与其他两位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与梅尔文·施瓦茨因他们产生高能量中微子束流的技术,以及证明了两类中微子的存在而共享了 1988 年的诺贝尔尔物理学奖。


          IP属地:福建6楼2023-02-22 15:41
          回复
            继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2-22 16:16
            回复
              众所周知,郭导是极赋强迫症的细节控,我借此过度解读一下三份预言信息隐藏了那些呼应:
              1. 三代计算机通讯:电子载体的电缆通讯,光子载体的光纤通讯,中微子载体的中微子通讯
              2. 中微子的三种已知形态: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
              3. 数字生命的三位先驱:图丫丫、图恒宇以及片尾敲门的神秘人
              ps 我认为第三部里面数字生命只有三个角色,因为他们的生活空间是意识生成的,不可能完全用实景拍摄,引入太多角色经费铁定扛不住。


              IP属地:福建8楼2023-02-22 17:01
              回复
                已有两份警告信息和中微子密不可分了,我唯一保留的疑惑在于第二份警告信息是超快光学飞秒试验室收到的,飞秒激光目前主要应用在医学、纳米材料制备和量子电路光刻上,中微子具体如何干涉光学试验室结果不是我这种门外汉能分析的,只能等第3部由图恒宇这位550W的架构师来讲解了。


                IP属地:福建9楼2023-02-22 17:14
                回复
                  2025-07-30 14:5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继续从中微子线索分析550W的硬件性能。中微子的特性就是及弱的相互作用,太阳辐射大部分中微子直接穿透地球,核反应产生的巨量中微子穿过几万吨水才可能跟数个原子核发生反应被人类捕捉。现实中,中微子通信已经验证可行,通过拔插核反应堆燃料棒控制中微子束强度来实现地底直接通信。而流浪地球计划中,中微子通信更是最佳的跨地下城通信方式,因为地球没有了通讯卫星,光缆也很容易挖石头被挖断,而中微子源可由行星发动机核聚变源源不断地提供,那时人类技术很可能已经解决中微子通信带宽速率的问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2-22 21:55
                  回复
                    按三条警示信息都是中微子干涉的前提来分析,550W必须有控制中微子通信的能力。因为刘培强面试时自称550W离线版,那除了外挂中微子收发器这种方式外,我猜测最大的可能是MOSS利用硬件机能自己研究出中微子通信的技术而人类被蒙在鼓里。这个欺骗方式为MOSS引发月球危机提供了不在场证明,为隔离计划实施后仍能引发木星危机、领航者号炸了后仍制造氦闪危机提供了条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2-22 22:55
                    回复
                      至于550W怎么实现自身操纵中微子通信的,这是整个推导里面最为脑洞大开的部分,但它又能闭环所有的猜想。前面已经说了,中微子几乎能穿透一切,而生产中微子需要核反应量级的能量,似乎没可能。但还有一种方式,利用黑洞引力扭曲并定向中微子射流。量子黑洞计算机并不是我个人脑洞大开的想法,而是早有科学家提出了理论设想。黑洞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是观测微型黑洞蒸发痕迹所得,用中微子射流击打微型黑洞将影响它存在的时间,这就为中微子信息发射和接受同时提供了条件。此外,量子黑洞也给开篇警示信息跨时空传递创造了硬件条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2-22 23:25
                      回复
                        今天终于把第二条205807的信息传递方式也破解了,其实非常简单。
                        得搞清楚探测中微子的基本原理是:目前唯一实用的探测中微子的方法是利用中微子穿过氢原子核时有一定的概率损失部分能量而释放出光子的原理。中微子试验室具备检测到单一光子的传感器如下图:

                        同样在超快光学飞秒试验室也具备类似的高精度光子传感器,使得利用大量中微子束撞击质子激发光子实现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IP属地:福建13楼2023-02-23 11:14
                        回复
                          大佬!膜拜!


                          IP属地:广东14楼2023-02-24 1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