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人设
——
姓名:白栩,字梧桐
性别:女
年龄:24
身份:白家第二女
官职:无
性格:早年英气恣睢,却像顽石一块,耿直蛮横、离经叛道,不通世俗人情,不被规矩束缚,不困于礼义廉耻。呆愣木讷、只认自己的理,很有耐心,容易陷入自己的逻辑闭环里,在自己的逻辑里异常执着。顽固不化、执迷不悟,一根筋,只在乎胜负输赢、把一切情感都归咎于战斗欲和胜负欲。
喜恶:不喜欢动脑,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弯弯绕绕,更喜欢凭直觉做事。喜欢穿紫色,喜欢梧桐,并不是很喜欢下雪。喜欢浓烈的色彩,但只限于欣赏,不会穿过于繁琐的衣物,会随身带霜寒剑。
离异/丧偶原因:离异,性格不合。
经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这是白栩学会的第一句诗。彼时她的霜寒剑斜插山石,二师兄柳栎赞其剑势凛如霜雪,大师兄涂林亦称其英气含灵、有岁寒之姿。
白栩,白府第二女,其上有位长兄,主母刚烈,生父白笃、任枢密承旨、性平,二十年恩爱,一朝醉酒误事,与府上医女生下白栩,挂在主母名下。4岁遣终南山学师鲤闲居士,名上两位师兄,远离京畿。
-
宋龄安,从七品秘书丞,宋府独子,家中长辈只剩二姐宋龄宾一人,早年宋家以清贵闻名,是言官砥柱、淡泊的活招牌。而宋龄安,芝兰玉树、温润清隽,从不任性妄为、从不行差踏错,是此时摇摇欲坠的宋家,一块尚还算可靠的浮木。
此时这块浮木正倒在终南山脚,大雪盖了他满身。白栩正好在山脚返程,亲眼见到了他受伤坠地不起的过程,她救下了宋龄安,如同捞起一块冰雪,带着他登临山顶。
柳栎那时打趣,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啊。而宋府本就在着色宋龄安的婚事,白栩先是见色起意,又或许是他周身言谈举止,像极了她最喜爱的凛凛霜寒剑,她真的挟恩图报,对宋龄安说:我救了你,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宋龄安当然没有答应,他用最温柔的语气拒绝了她,留足了俗世女儿最宝贵的颜面。
而白栩呢,她并没有感到悲伤和失意,她就像是12岁那年比试输给了二师兄,她只是坚而又坚,不服输地重复:我救了你,你就得报答我。
-
她跟他纠葛两年,宋龄安返京的马车被她挟制,她一柄重弩射伤了他所有随从,在林原驰骋的马背上,她强迫宋龄安与她亲吻、在往来山野的小屋里,她把宋龄安独自关了半个月、在京畿宋府的偏院里,她的长剑指着宋龄安,在无数个吻点下,他答应陪白栩去逛灯会。
她并不是在追求宋龄安,如果真的要算,那只能是追,追逐的追。她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与冰雪追逐的快感。她把宋龄安当做可口的猎物、当做高天之上的冰雪,她要撕碎猎物,让猎物匍匐、她要让冰雪坠落,由她践踏。因为她不曾得到宋龄安,她与宋龄安之间的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所以她毫不顾忌,在灯会那夜,点了宋龄安的穴,推进无人的房间,在床榻间任她蹂躏。
对于她的种种行为,宋龄安一直是沉默的,他没有阻止,更没有之乎者也地说教白栩。
-
她是自由的,是穿透他礼教书文的、一支坚毅的梧桐木。这是宋龄安答应娶她的时候,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他说服了他的二姐,也用他的行为遮挡了外界对白栩、对他们二人种种臆想的恶意。而那时20岁的白栩,只是充满了胜利的快感:看,她还是赢了。
她嫁给了宋龄安。花前月下、飞烛琼膏,新婚夜里,白栩浑身都是得到猎物的欣喜,她把冰雪狠狠压在身下掠夺,他们度过了很美好很美好的一夜。
他们也有很美好的婚后日常,宋龄安给她取小字梧桐,会在很多时候,在她坚持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在她蛮横地在宋龄安身上索吻时、在她不管不顾地打扰他看书时,宋龄安说白栩是一支尖锐的梧桐木,意外地荡进了他的死水里。
那时白栩听不懂他的话,她只觉得高天之上的冰雪好像并没有那么冷了,她不需要强迫、不需要威逼利诱,就能让他主动亲吻自己,这样的冰雪,她不太习惯。
-
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夏日,她与宋龄安解契和离,原因是昨日饭桌上,一盘极其普通的水煮鱼,唯一不普通的就是白栩最后撂下的那句话:今天这盘菜我就是要放辣椒。
他们成亲三年,其实吵架比恩爱多,有时是白栩理直气壮的逻辑、有时是白栩不太懂得人情世故,总之争吵过后都是宋龄安低头,所以这一次,白栩也理应觉得宋龄安会过来道歉,但是他没有,他在第二天早上提出了和离。
白栩那时沉默,这并不是代表她在反对,她其实不太能理解那些文人有时候的所言所做,她的沉默,只因为她在反复吟嚼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因此仅仅很短的时间,她就回答宋龄安:好,她并没有想出来其中的原因,但她知道,别人要做的事情,没有不愿意,就要答应。
他们拿着和离书,从祠堂走出来,站在她身侧的宋龄安对她说,
“你不懂爱,爱是包容、是忍耐、是珍惜、是彼此开心。我仍然爱你,我仍然希望你开心,所以我给你自由。”
很多年间,白栩听着宋龄安的话,就像此时一样,她仍然听不懂,她觉得宋龄安就像书房里那些难卒读的诗文,字字晦涩。白栩听不懂、白栩也很少对宋龄安的话作出回应,他们两人从祠堂门口分道,就在终于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她在心里反驳:
——
姓名:白栩,字梧桐
性别:女
年龄:24
身份:白家第二女
官职:无
性格:早年英气恣睢,却像顽石一块,耿直蛮横、离经叛道,不通世俗人情,不被规矩束缚,不困于礼义廉耻。呆愣木讷、只认自己的理,很有耐心,容易陷入自己的逻辑闭环里,在自己的逻辑里异常执着。顽固不化、执迷不悟,一根筋,只在乎胜负输赢、把一切情感都归咎于战斗欲和胜负欲。
喜恶:不喜欢动脑,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弯弯绕绕,更喜欢凭直觉做事。喜欢穿紫色,喜欢梧桐,并不是很喜欢下雪。喜欢浓烈的色彩,但只限于欣赏,不会穿过于繁琐的衣物,会随身带霜寒剑。
离异/丧偶原因:离异,性格不合。
经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这是白栩学会的第一句诗。彼时她的霜寒剑斜插山石,二师兄柳栎赞其剑势凛如霜雪,大师兄涂林亦称其英气含灵、有岁寒之姿。
白栩,白府第二女,其上有位长兄,主母刚烈,生父白笃、任枢密承旨、性平,二十年恩爱,一朝醉酒误事,与府上医女生下白栩,挂在主母名下。4岁遣终南山学师鲤闲居士,名上两位师兄,远离京畿。
-
宋龄安,从七品秘书丞,宋府独子,家中长辈只剩二姐宋龄宾一人,早年宋家以清贵闻名,是言官砥柱、淡泊的活招牌。而宋龄安,芝兰玉树、温润清隽,从不任性妄为、从不行差踏错,是此时摇摇欲坠的宋家,一块尚还算可靠的浮木。
此时这块浮木正倒在终南山脚,大雪盖了他满身。白栩正好在山脚返程,亲眼见到了他受伤坠地不起的过程,她救下了宋龄安,如同捞起一块冰雪,带着他登临山顶。
柳栎那时打趣,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啊。而宋府本就在着色宋龄安的婚事,白栩先是见色起意,又或许是他周身言谈举止,像极了她最喜爱的凛凛霜寒剑,她真的挟恩图报,对宋龄安说:我救了你,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宋龄安当然没有答应,他用最温柔的语气拒绝了她,留足了俗世女儿最宝贵的颜面。
而白栩呢,她并没有感到悲伤和失意,她就像是12岁那年比试输给了二师兄,她只是坚而又坚,不服输地重复:我救了你,你就得报答我。
-
她跟他纠葛两年,宋龄安返京的马车被她挟制,她一柄重弩射伤了他所有随从,在林原驰骋的马背上,她强迫宋龄安与她亲吻、在往来山野的小屋里,她把宋龄安独自关了半个月、在京畿宋府的偏院里,她的长剑指着宋龄安,在无数个吻点下,他答应陪白栩去逛灯会。
她并不是在追求宋龄安,如果真的要算,那只能是追,追逐的追。她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与冰雪追逐的快感。她把宋龄安当做可口的猎物、当做高天之上的冰雪,她要撕碎猎物,让猎物匍匐、她要让冰雪坠落,由她践踏。因为她不曾得到宋龄安,她与宋龄安之间的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所以她毫不顾忌,在灯会那夜,点了宋龄安的穴,推进无人的房间,在床榻间任她蹂躏。
对于她的种种行为,宋龄安一直是沉默的,他没有阻止,更没有之乎者也地说教白栩。
-
她是自由的,是穿透他礼教书文的、一支坚毅的梧桐木。这是宋龄安答应娶她的时候,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他说服了他的二姐,也用他的行为遮挡了外界对白栩、对他们二人种种臆想的恶意。而那时20岁的白栩,只是充满了胜利的快感:看,她还是赢了。
她嫁给了宋龄安。花前月下、飞烛琼膏,新婚夜里,白栩浑身都是得到猎物的欣喜,她把冰雪狠狠压在身下掠夺,他们度过了很美好很美好的一夜。
他们也有很美好的婚后日常,宋龄安给她取小字梧桐,会在很多时候,在她坚持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在她蛮横地在宋龄安身上索吻时、在她不管不顾地打扰他看书时,宋龄安说白栩是一支尖锐的梧桐木,意外地荡进了他的死水里。
那时白栩听不懂他的话,她只觉得高天之上的冰雪好像并没有那么冷了,她不需要强迫、不需要威逼利诱,就能让他主动亲吻自己,这样的冰雪,她不太习惯。
-
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夏日,她与宋龄安解契和离,原因是昨日饭桌上,一盘极其普通的水煮鱼,唯一不普通的就是白栩最后撂下的那句话:今天这盘菜我就是要放辣椒。
他们成亲三年,其实吵架比恩爱多,有时是白栩理直气壮的逻辑、有时是白栩不太懂得人情世故,总之争吵过后都是宋龄安低头,所以这一次,白栩也理应觉得宋龄安会过来道歉,但是他没有,他在第二天早上提出了和离。
白栩那时沉默,这并不是代表她在反对,她其实不太能理解那些文人有时候的所言所做,她的沉默,只因为她在反复吟嚼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因此仅仅很短的时间,她就回答宋龄安:好,她并没有想出来其中的原因,但她知道,别人要做的事情,没有不愿意,就要答应。
他们拿着和离书,从祠堂走出来,站在她身侧的宋龄安对她说,
“你不懂爱,爱是包容、是忍耐、是珍惜、是彼此开心。我仍然爱你,我仍然希望你开心,所以我给你自由。”
很多年间,白栩听着宋龄安的话,就像此时一样,她仍然听不懂,她觉得宋龄安就像书房里那些难卒读的诗文,字字晦涩。白栩听不懂、白栩也很少对宋龄安的话作出回应,他们两人从祠堂门口分道,就在终于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她在心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