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江两岸的公共设施做了部分的维修,为什么说是部分呢?因为南岸修了几个健身器材,北岸维修了几个凉亭和游乐设施,好奇怪,为什么不把南岸的凉亭一起修了,北岸的健身器材一起修了呢?
北岸景观带上游原本的木质顶凉亭被换成了不锈钢+聚碳酸酯阳光板,哪个好看哪个难看我相信大家一眼就能分辨,如果这种玩意好看,那为什么十年前别人设计院不给你用这种材质,人家从根源避免了审美的恶俗,而后面的维修导致了审美倒流。虽然说是维修了,但是这种维修也是因为不维护而导致的,所以不值得称赞,如果每几年定期给木质顶刷防腐涂料,那怎么可能会烂掉?
不锈钢的确是不容易烂,但是聚碳酸酯阳光板质量不好的话,几年就会开始破洞老化,不比木头的好到哪里去。以为换了什么低维护的东西,过几年就知道是不是低维护了。

原来的木亭子,不说别的,至少用了差不多十年,如果勤奋点,每年刷点漆,可能远不止这个寿命,容县的公共设施就是这样,有可能当时做的标准是很高的,但是因为不爱惜不珍惜,最后烂了就找个低配版去替代,不说别的,原本地上那个钢柱都要比现在的不锈钢粗几倍坚固几倍,又没生锈又没损坏,他们是怎么好意思换成不锈钢柱的啊?
而且这个亭子只是顶上的木瓦腐烂了,本身木框架还是好的,换掉顶部的木板,木框架刷点防腐漆又能用十年,这样简单粗暴换成难看的不锈钢,难道不是一种铺张浪费吗?

下游的这个凉亭,在木格栅部分顶部加了片聚碳酸酯阳光板,本意可能是增加防雨的位置,不说难不难看的问题了,有这个精力,怎么不重新刷一刷外面钢柱的漆,怎么不刷一刷木格栅的漆?

本意是好的,但是可能会导致水汽散发不掉,加速这些木头腐烂的速度,与其加这种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东西,倒不如刷一刷这些木头的防腐漆,别过个几年烂了,又拆了建个不锈钢亭。

实在闲的没事做,清理一下玻璃顶的树枝灰尘,洗干净都比加那片板子有意义。

离谱的是,南岸绣江公园这些本来是聚碳酸酯阳光板的凉亭座椅,破了很多年却没人更换。


你们以为只是维修了北岸,南岸没有安排维修吗?
那就错了,南岸维修了几个健身器材,甚至连秋千的座面都维修了,说明什么呢?完全有能力也完全能找到配件,纯粹不想修而已。
你看,明明就能修好,为什么不去修呢?

甚至于这个双杠都换了新的立柱和横杠,明明就是有能力修好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不修,那只能说明不作为。

每一处公共设施修了或者没修我都留意到的,好和不好在我心中是有杆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