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高效的听音室声学处理方法——
.
看看烧友们发出来的听音室图片,一看就知道是声学装修公司的作品,还是自己diy的,也大概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声学装修公司绝大多数是按照家庭影院的设计套路来开展的,有一整套设计测试软件,以及THX规范。声学处理以吸音为主,把空间的混响时间控制在0.4秒甚至更低(音乐厅一般是1~2秒甚至以上),然后环境声和低频由环绕声音响和低音炮补足,现在的AV前级功能太强大了,可以虚拟各种环境效果。这样的环境用于看大片很不错,可以尽情开大音量,干净利落爆棚!但用于hifi两声道,就会出现吸音过多,声音干瘦,小音量无情感,大音量压耳朵的感觉,是不可取的。
.
发烧友diy的空间,又往往会滥用声学装修材料。前墙侧墙是大面积扩散板,墙角是吸音柱,天花是扩散泡沫板,地面铺厚地毯。这样的空间,也容易造成结像散,声音虚,不饱满自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没有真正搞懂声学材料的特性有关。所以,在开始深入讨论前,先说说各种声学材料的特性尤其是局限性。(各种声学材料的特性网上有很多详细的资料,大家百度一下,镁声这里不复制了,只重点说说烧友们容易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声学材料的局限性。
.
吸音板:吸音板并不是真正的全频吸收,只能吸一个频段,例如以500hz为吸收效果最好的中心频率,两端衰减。不同厚度、不同面料、不同填充物,吸收的中心频率也不同。
.
扩散板:和吸音板一样,扩散板也只能扩散一定宽度的频段,(主要是中高频),网格越深,扩散的范围就越低越广,踏步越多,扩散的效果也越自然。扩散板有2D(竖条)的和3D的(方块或球状凸起)两种,要甄别使用。人耳只有距离扩散板1.5米以上,才能听到比较均匀自然的扩散效果。
.
反射板:面积越大,表面越光滑坚硬,反射频宽和强度就越大,石材或瓷砖表面基本是全反射。
.
请注意:每一次反射和扩散,都会改变声波的相位。另外,在吸音和反射面的交界处,对声波也有扩散的作用。所以日本有个石井房间术,没有用任何扩散板,只是吸音面和反射面交替布置,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也是利用了这个理论。
.
看看烧友们发出来的听音室图片,一看就知道是声学装修公司的作品,还是自己diy的,也大概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声学装修公司绝大多数是按照家庭影院的设计套路来开展的,有一整套设计测试软件,以及THX规范。声学处理以吸音为主,把空间的混响时间控制在0.4秒甚至更低(音乐厅一般是1~2秒甚至以上),然后环境声和低频由环绕声音响和低音炮补足,现在的AV前级功能太强大了,可以虚拟各种环境效果。这样的环境用于看大片很不错,可以尽情开大音量,干净利落爆棚!但用于hifi两声道,就会出现吸音过多,声音干瘦,小音量无情感,大音量压耳朵的感觉,是不可取的。
.
发烧友diy的空间,又往往会滥用声学装修材料。前墙侧墙是大面积扩散板,墙角是吸音柱,天花是扩散泡沫板,地面铺厚地毯。这样的空间,也容易造成结像散,声音虚,不饱满自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没有真正搞懂声学材料的特性有关。所以,在开始深入讨论前,先说说各种声学材料的特性尤其是局限性。(各种声学材料的特性网上有很多详细的资料,大家百度一下,镁声这里不复制了,只重点说说烧友们容易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声学材料的局限性。
.
吸音板:吸音板并不是真正的全频吸收,只能吸一个频段,例如以500hz为吸收效果最好的中心频率,两端衰减。不同厚度、不同面料、不同填充物,吸收的中心频率也不同。
.
扩散板:和吸音板一样,扩散板也只能扩散一定宽度的频段,(主要是中高频),网格越深,扩散的范围就越低越广,踏步越多,扩散的效果也越自然。扩散板有2D(竖条)的和3D的(方块或球状凸起)两种,要甄别使用。人耳只有距离扩散板1.5米以上,才能听到比较均匀自然的扩散效果。
.
反射板:面积越大,表面越光滑坚硬,反射频宽和强度就越大,石材或瓷砖表面基本是全反射。
.
请注意:每一次反射和扩散,都会改变声波的相位。另外,在吸音和反射面的交界处,对声波也有扩散的作用。所以日本有个石井房间术,没有用任何扩散板,只是吸音面和反射面交替布置,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也是利用了这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