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法律和建大學外,你可能當地還需要一些低效的工廠。
所謂的低效就是工廠故意不用那些減少人力需求的科技,這樣可以讓你一部份非核心廠保有大量勞工當做儲備,而當你核心產業需要擴廠時,這些勞工就會有比較高的動力和可能性轉職成功,而非核心廠再自動從自給農補人當勞工。
這個方法比自給農硬轉工程師來說會效果更好些。
--
但這方法隨著當地平均工資提升後也會越來越艱困,因為那些非核心廠盈利本就困難了,勞力密集的同時還得承擔工資上漲的壓力,很容易入不敷出。但你又不能補貼,補貼一開,人怕是要反向流向這些非核心產業工廠。
你最終還是要廣設大學,拉高平均資質,淘汰掉這些低效的勞力密集生產方式。
不過在發展期時,有這種階梯式的發展肯定是比較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