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5,055贴子:8,767,328

【福】咏鹅之殇。写文章有风险,文采越好,风险越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柳,很早以前就想写这篇散文,有点长,给小子们开开眼,镇住他们猖狂。
起初有个印象,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说韩愈跳下了华山,写《马说》的韩愈。
接着又想到骆宾王,对抗女王武则天,也够倒霉的。
忽然文思泉涌,想到历史上很多名宿,很多趣事。
以前我零零散散写过一些,文稿不知丢哪里去了。
可能是写它不来钱,我无法象陶渊明那样洒脱,归去来兮,不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耽搁了。现在一时兴起,又想说故事。
我好像对名有点在乎,有吗?对利呢,也说不清。
借此地方陆续写来,有点潦草,请文友们勿怪。
恕我傲气一点,一出笔,就要叫李清照、朱淑真、谢道韫花容失色。


1楼2022-12-05 12:24回复
    题名——咏鹅之殇。暂定,之前想的是王勃之死,或者某某之死,不雅。这是篇散文。象这种文章,没有几十年道行,是拿不下来的。
    鹅是有灵性的,祖先是大雁,后来做了家禽,尽管变了形状,但灵魂还在,依旧傲气无敌,敢于跟人叫板。鹅眼小,有点看空的意思,坊间有人傲慢,就说这人是鹅眼睛。鹅的脖子长,曲项向天歌,白羽高洁,灰羽古朴。如果任其自然死亡,鹅的寿命能活50年,很不简单。
    王羲之就非常爱鹅,据说为了写好“之”字,养了一池塘的鹅。看《兰亭序》,每一个“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就是沾了鹅的灵气。


    3楼2022-12-05 12:52
    回复
      2025-05-13 02:20:50
      广告
      自古,数字“七”是个天数,北斗七星,七星龙渊;也是命数,七七四十九。
      在文学界,七岁是个分水岭。
      遥想当年,孔圣人对项橐问路的时候,项橐才七岁,已经开窍,口吐莲花。所以,孔融四岁让梨、曹冲六岁称象、司马光七岁砸缸,也不足怪。


      4楼2022-12-05 13:21
      回复
        《唐诗三百首》首篇是《咏鹅》,蘅塘退士提拔,众星捧月。
        骆宾王七岁咏鹅,文采出众,本该平步青云,却生在母鸡司晨的年代。徐敬业造反,他写了篇《讨武照檄》,以壮声势。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亡命天涯。
        武则天读檄文的时候,“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也不禁发笑,她年轻时是个大美人。再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武则天大怒:“这样有才华的人,我怎么不知道?这是宰相的过失!”
        唐朝是个开放的国度,武则天赶上了好年头,先做皇后,再做皇帝,这是命数,袁天罡早算好了。骆宾王鹅性不改,跟女王作对,他的运道也就到头了。像张氏兄弟、薛怀义,就很温顺。


        6楼2022-12-05 15:11
        回复
          据说,写“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的王维,也是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的粉头,至于诘摩,他哪里会看破红尘。佛门讲“空”,而诗歌、功名都是世间的尘缘。诗人六根不净,贾岛还了俗,娶妻生子才是正道。
          唐朝是个浪漫的时代,女人能当皇帝,男人能做面首(鸭)。和尚也能花天酒地,风流快活。只要会吟诗作对,逢迎拍马,都能——摇首出红尘,春风得意归。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楼2022-12-05 15:37
          回复
            已收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2-05 16:17
            回复
              李白好剑术,喜游历,颇有些江湖风。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即便他想去,也是交白卷。天子呼来不上船。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的时候,经道友元丹丘引见,结识了玉真公主,再由玉真公主推荐给皇帝。元丹丘,也就是《将进酒》中的丹丘生。


              9楼2022-12-06 00:28
              回复
                请文友们放心,这篇散文有眉目了,会历时很久,对我来说,我有兴致就来一段,保证大家满意。


                10楼2022-12-06 00:40
                回复
                  2025-05-13 02:14:50
                  广告
                  最近天气骤冷,我想酒喝,时常地感到不安。这里是江南。不懂酒的人,或者厌酒,终于感受到酒能御寒的时候,才真正喜欢酒的好处,发自内心。


                  11楼2022-12-06 00:48
                  回复
                    我现在就想喝酒,真的,我喝红黄酒,煮热了喝,喝一盅也好,这种感觉是最近才有的,而且想酒的时间来得蹊跷,一个是晚上,一个是夜里。


                    12楼2022-12-06 00:56
                    回复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举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赞赏,便召李白进宫,供奉翰林,日常给皇帝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贺知章,就是写《咏柳》那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龟换酒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居住在一家小旅店。
                      贺知章听说了,亲自去旅店寻访。
                      当时,李白42岁,而贺知章已是83岁高龄。
                      柳查阅资料,看很多都写拜访,认为不妥,改为寻访甚好。
                      贺知章见李白一袭白衣,仙风道骨,称李白为“谪仙人”,这也是对李白形貌俊秀、举止飘逸的品鉴。
                      我印象中,仙人的穿着有两种,一种华丽多彩,一种朴素自然。我想,当时的李白,长途旅行,身上不方便带很多钱财,虽然家底丰厚。他未入仕途,刚到长安,也不会有同僚接济。再个他性情孤傲,一般人也接近不了。所以,李白初到长安,生活并不宽裕,他需要找事做。
                      贺知章颇有提携晚辈的兴致,再说这次遇到的是李白。他应该是坐轿子去的,毕竟年岁大了。
                      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贺知章向李白讨诗作看,当他读到《蜀道难》时,赞道:“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来呀!”
                      贺知章又邀请李白去饮酒,来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来得匆忙,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
                      在唐朝,金龟是唐朝高官象征身份的金饰龟袋。


                      13楼2022-12-06 17:27
                      回复
                        文友们:这里先说李白的发达之路,跟后面骆宾王作对比。李白的运气是比较好的。现在看看,这篇还早,后面还很遥远。神经病,开这样的贴子,续到明年都完不了。


                        14楼2022-12-06 17:35
                        回复
                          贺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年),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开元十三年(725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唐书·职官志》《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贺知章的金龟袋里装的应该是只小金龟,这是身份的象征。
                          我想,这是贺知章开的一个玩笑,老顽童。象贺知章这样的贵客上门,已经使小店蓬荜生辉,店家绝不敢收这样的酒钱。所以,这顿酒应该是赊账,明日贺知章叫家丁送钱来。或者,店家借此良机求取墨宝,这是上策。


                          16楼2022-12-06 18:45
                          回复
                            说起请客,李白是慷慨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但在以字换酒方面,李白是小气鬼,存世的李白书法真迹只有一件《上阳台帖》,只写了25个字。
                            贺知章是幸运的,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遇见李白,并举荐李白,他没有错过盛唐最后的风光,也是最绚烂的时刻。后世,李白被称作诗仙,成为诗歌界的最耀眼的明星,正如他的字:太白。
                            此后没过几年,贺知章便去世了,享年86岁。
                            天宝三载(744)春正月,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诏许之。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贺知章回乡后不久便去世了,卒年八十六。
                            天宝六载(747),贺知章去世三年后,李白游会稽时,想起贺知章的知遇之恩,作《对酒忆贺监二首》。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17楼2022-12-06 19:20
                            回复
                              2025-05-13 02:08:50
                              广告
                              写文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夜不能寐地想:假如李白参加科举考试,会不会中状元?进士及第没问题,看过李白的诗作,这是常识。他的字那样好!遒劲飘逸,象他人一样,放浪形骸。历经千年沧桑,风采依旧。我想,李白只要高兴,肯定会中状元,但是他不愿意入俗,即便是下圣旨,李白也会缺考,或者带瓶酒去,喝醉了趴桌上睡觉。


                              19楼2022-12-06 1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