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转的一个贴子中的一段,没有标题,随便就加了个标题
-----------------
巴西VS荷兰
对于我来说,其它的可以冷,这个不会冷
1994年
巴西VS荷兰的上半场是乏善可陈的,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试探,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机会——但现在看来,这45分钟的沉闷,就像暴风雨来袭前那低沉的天空,浓密的乌云后面隐约有滚滚的雷声。
当双方拉开架势之后,荷兰人开始压上,于是被罗马里奥一箭穿心;还没缓过神来,一次大脑短路又让贝贝托像跳舞一样的晃过守门员打入空门——随后著名的摇篮庆祝法第一次在世界大赛里粉墨登场。
不管这个动作是多么的有创意,但当时的结果却是,荷兰人被彻底激怒了,全攻全守的血液开始流淌,他们开始疯狂的反扑,一向优雅的冰王子甚至开始向裁判怒吼。于是博格坎普扳回一分,温特头槌建功,转瞬之间,比分变成了2比2。
随后?我只能说剧情发展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谁能想到上一轮对美国时由于肘击对手被罚下的莱昂纳多成全了那个狡猾的老家伙布兰科?他随便一伸手就把荷兰队员“摸”倒在地,然后被急火攻心的对手撞翻,然后就是那脚从人墙、独狼、门柱和守门员之间的缝隙里打进去的超级任意球…
荷兰人输了,但他们走出了1990年的阴影,打出了越来越漂亮的进攻;巴西人则告诉我们,就算是一只9人防守2人进攻的球队,一样可以踢的风生水起荡气回肠——只要前锋叫罗马里奥。
1998年
1998年的半决赛上半场仍然是互相试探,但是下半场刚开始罗纳尔多就突袭进球。
随后的比赛里,荷兰人打出了我个人认为的最搏命的40分钟:几乎每一次进攻都伴随着快速传切后的精准转移;一波进攻未果之后迅速的一波又起;范德萨俨然进攻端的后场组织者,所有回传从来不大脚而是从容与后卫配合;那种流畅到极致的攻势就连裁判似乎也看傻了,漏判了戴维斯对罗纳尔多的犯规...
比赛最后阶段,前场反断,分边,传中,克鲁伊维特漂亮的起跳,拧腰,甩头,皮球干脆的砸入网袋——然后身边看球的人都TMD醉了。
当然,加时赛里巴西人重新占据了优势,荷兰人仿佛把毕生的才华都挥发在了那40分钟里,而最终的点球结果不言而喻,邓加别扭的振臂高呼镜头成为了定格
但是,如果几十年后还有壁炉,如果你真的抱着孙子坐在壁炉边,那么你绘声绘色演绎的应该是1998年——在那个下半场里,荷兰人把拥有罗纳尔多贝贝托里瓦尔多卡福卡洛斯邓加的巴西队摁在半场狂攻,橙色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巴西队的半场。未能瞻仰1974和1978两次决赛的我在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样的球队才能被称为无冕之王...
2010
很多人担心这次两支球队的打法过于功利,不过…
一年前的联合会杯里我就已经见识到了这支巴西队的可怕,没有80年代那样华丽的中场,没有90年代那样出色的锋线,更没有21世纪以来的星光熠熠,但是更加欧化的打法以及技战术的完美结合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巴西才更加可怕。
荷兰,可以引用AH20筒子的一段话了:
现在的这支荷兰呢,第一我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弱点。中锋乏力是一个,但淘汰赛里后防稳固不丢球的意义要远高于进攻端的创造天赋。一支由35岁的范布隆克霍斯特领衔的,海廷加和马泰森两个在全欧洲可能排不进前20名的中卫搭档的后防4场比赛只丢了两个无关痛痒的球。没错昨天维泰克的两个1on1我都看见了,那不是还有斯特伦伯格最后一道防线在把关么。第二,4场比赛,没一个对手逼荷兰使出了全力。你永远不知道,这支球队最大的能力在什么时候会爆发出来。
而且…
他们毕竟是巴西,是骨子里酝酿着桑巴激情的巴西
他们毕竟是荷兰,是身体中流淌着橙色血液的荷兰
我相信他们的碰撞,永远不会让你我失望。
2010年7月2日晚,我们共同期待…
-----------------
巴西VS荷兰
对于我来说,其它的可以冷,这个不会冷
1994年
巴西VS荷兰的上半场是乏善可陈的,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试探,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机会——但现在看来,这45分钟的沉闷,就像暴风雨来袭前那低沉的天空,浓密的乌云后面隐约有滚滚的雷声。
当双方拉开架势之后,荷兰人开始压上,于是被罗马里奥一箭穿心;还没缓过神来,一次大脑短路又让贝贝托像跳舞一样的晃过守门员打入空门——随后著名的摇篮庆祝法第一次在世界大赛里粉墨登场。
不管这个动作是多么的有创意,但当时的结果却是,荷兰人被彻底激怒了,全攻全守的血液开始流淌,他们开始疯狂的反扑,一向优雅的冰王子甚至开始向裁判怒吼。于是博格坎普扳回一分,温特头槌建功,转瞬之间,比分变成了2比2。
随后?我只能说剧情发展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谁能想到上一轮对美国时由于肘击对手被罚下的莱昂纳多成全了那个狡猾的老家伙布兰科?他随便一伸手就把荷兰队员“摸”倒在地,然后被急火攻心的对手撞翻,然后就是那脚从人墙、独狼、门柱和守门员之间的缝隙里打进去的超级任意球…
荷兰人输了,但他们走出了1990年的阴影,打出了越来越漂亮的进攻;巴西人则告诉我们,就算是一只9人防守2人进攻的球队,一样可以踢的风生水起荡气回肠——只要前锋叫罗马里奥。
1998年
1998年的半决赛上半场仍然是互相试探,但是下半场刚开始罗纳尔多就突袭进球。
随后的比赛里,荷兰人打出了我个人认为的最搏命的40分钟:几乎每一次进攻都伴随着快速传切后的精准转移;一波进攻未果之后迅速的一波又起;范德萨俨然进攻端的后场组织者,所有回传从来不大脚而是从容与后卫配合;那种流畅到极致的攻势就连裁判似乎也看傻了,漏判了戴维斯对罗纳尔多的犯规...
比赛最后阶段,前场反断,分边,传中,克鲁伊维特漂亮的起跳,拧腰,甩头,皮球干脆的砸入网袋——然后身边看球的人都TMD醉了。
当然,加时赛里巴西人重新占据了优势,荷兰人仿佛把毕生的才华都挥发在了那40分钟里,而最终的点球结果不言而喻,邓加别扭的振臂高呼镜头成为了定格
但是,如果几十年后还有壁炉,如果你真的抱着孙子坐在壁炉边,那么你绘声绘色演绎的应该是1998年——在那个下半场里,荷兰人把拥有罗纳尔多贝贝托里瓦尔多卡福卡洛斯邓加的巴西队摁在半场狂攻,橙色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巴西队的半场。未能瞻仰1974和1978两次决赛的我在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样的球队才能被称为无冕之王...
2010
很多人担心这次两支球队的打法过于功利,不过…
一年前的联合会杯里我就已经见识到了这支巴西队的可怕,没有80年代那样华丽的中场,没有90年代那样出色的锋线,更没有21世纪以来的星光熠熠,但是更加欧化的打法以及技战术的完美结合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巴西才更加可怕。
荷兰,可以引用AH20筒子的一段话了:
现在的这支荷兰呢,第一我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弱点。中锋乏力是一个,但淘汰赛里后防稳固不丢球的意义要远高于进攻端的创造天赋。一支由35岁的范布隆克霍斯特领衔的,海廷加和马泰森两个在全欧洲可能排不进前20名的中卫搭档的后防4场比赛只丢了两个无关痛痒的球。没错昨天维泰克的两个1on1我都看见了,那不是还有斯特伦伯格最后一道防线在把关么。第二,4场比赛,没一个对手逼荷兰使出了全力。你永远不知道,这支球队最大的能力在什么时候会爆发出来。
而且…
他们毕竟是巴西,是骨子里酝酿着桑巴激情的巴西
他们毕竟是荷兰,是身体中流淌着橙色血液的荷兰
我相信他们的碰撞,永远不会让你我失望。
2010年7月2日晚,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