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分享,会有些不一样,不再明确区分价格区间,而是以分类的方式呈现。这样各位可以更快速的找到自己想看的器材类别。本篇分别为:TWS无线耳机,便携数播,耳塞,跨界数播及耳机升级线共计5类。
评价档次依次分为:中规中矩,富有亮点,值得入手,推荐入手,必入之选。
此外,超过一万元的,即便我认为值得给予必入之选的,但依然会降一级处理(但保留加亮),毕竟今年环境不那么好,还是在此温馨提醒下:省着点花,来日方长。
>>>|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
TWS耳机有着通勤和出行路上听歌的便利属性,并且随着这两年各大厂牌在此类器材的不断迭代优化,更贴合用户使用场景,TWS自然也成为最多烧友用在碎片化时间听歌娱乐的选择。
AirPods
说到TWS,就不能不提AirPods这个系列。今年苹果推出最新的AirPods Pro2代,在声音表现方面,跟一代对比有两处改变:听感上更符合主流大众的审美,提供了更多的低频量感,增加了中频厚度,人声距离贴近;素质有一些降低,低频更糊,中频到高频信息量减少。一句话概况就是,越来越不HiFi了。但由于降噪效果提升(在我看来不管是一代还是二代,其降噪效果都是TWS类里面第一名的),手柄支持音量调节等等更便捷的功能的加入,更适合对音质不敏感的普通乐迷的聆听场景。
另外,AirPods3这款不带硅胶套的非入耳式,是目前在AirPods系列音质最好的,明细超过了AirPods Pro一代。在我看来,它可作为TWS蓝牙音质中间位置的分水岭,听感和素质超过它并能听到一定程度区别的,那我会认为是声音在TWS里面相对优秀,否则是欠佳。在开头分享这几款AirPods 并非说从音质的角度我会推荐,而是作为一个音质的参照,让大家有对比的参考基准。
以下所有TWS的音质表现均与AirPods 3作对比。
Final ZE2000 及 ZE3000



一句话,这两款都找不到不买的理由。先说ZE2000,听电音低频量感充沛,弹性和密度都是极好的,非常出彩。中频人声距离会有些贴耳,以此获得更有互动感受和氛围感的中频,提升感染力的做法。中高频到高频的表现是妥妥的final风格,也是final一直以来的优势领域,通透明亮,延伸性极好,会有一种轻盈细致的华丽感。
ZE3000相对ZE2000更多的注重中高频量感的表达,低频量感没ZE2000的多,人声会相对ZE2000更为贴脸些许,不过依然在合理范畴。中高频的表现就更加极致,final的高频特色表露无疑,爱听弦乐的朋友估计挺难抗拒这把声音。两副耳塞的声场宽度和深度相仿,加上细节表现力也差不多,可见彼此水平相当,根据喜好二选一即可。其他方面:轻触式操作,即戴即连,耳塞重量轻,佩戴颇舒适,续航约7小时,没主动降噪,但密封性好,被动降噪效果不错。总体而言,花哨功能不多,走纯音路线。
颜色的话,ZE2000推荐浅灰色,ZE3000推荐白色
目前价位:1000内
综合评价:必入之选
评价档次依次分为:中规中矩,富有亮点,值得入手,推荐入手,必入之选。
此外,超过一万元的,即便我认为值得给予必入之选的,但依然会降一级处理(但保留加亮),毕竟今年环境不那么好,还是在此温馨提醒下:省着点花,来日方长。
>>>| TWS真无线蓝牙耳机 |<<<
TWS耳机有着通勤和出行路上听歌的便利属性,并且随着这两年各大厂牌在此类器材的不断迭代优化,更贴合用户使用场景,TWS自然也成为最多烧友用在碎片化时间听歌娱乐的选择。
AirPods
说到TWS,就不能不提AirPods这个系列。今年苹果推出最新的AirPods Pro2代,在声音表现方面,跟一代对比有两处改变:听感上更符合主流大众的审美,提供了更多的低频量感,增加了中频厚度,人声距离贴近;素质有一些降低,低频更糊,中频到高频信息量减少。一句话概况就是,越来越不HiFi了。但由于降噪效果提升(在我看来不管是一代还是二代,其降噪效果都是TWS类里面第一名的),手柄支持音量调节等等更便捷的功能的加入,更适合对音质不敏感的普通乐迷的聆听场景。
另外,AirPods3这款不带硅胶套的非入耳式,是目前在AirPods系列音质最好的,明细超过了AirPods Pro一代。在我看来,它可作为TWS蓝牙音质中间位置的分水岭,听感和素质超过它并能听到一定程度区别的,那我会认为是声音在TWS里面相对优秀,否则是欠佳。在开头分享这几款AirPods 并非说从音质的角度我会推荐,而是作为一个音质的参照,让大家有对比的参考基准。
以下所有TWS的音质表现均与AirPods 3作对比。
Final ZE2000 及 ZE3000



一句话,这两款都找不到不买的理由。先说ZE2000,听电音低频量感充沛,弹性和密度都是极好的,非常出彩。中频人声距离会有些贴耳,以此获得更有互动感受和氛围感的中频,提升感染力的做法。中高频到高频的表现是妥妥的final风格,也是final一直以来的优势领域,通透明亮,延伸性极好,会有一种轻盈细致的华丽感。
ZE3000相对ZE2000更多的注重中高频量感的表达,低频量感没ZE2000的多,人声会相对ZE2000更为贴脸些许,不过依然在合理范畴。中高频的表现就更加极致,final的高频特色表露无疑,爱听弦乐的朋友估计挺难抗拒这把声音。两副耳塞的声场宽度和深度相仿,加上细节表现力也差不多,可见彼此水平相当,根据喜好二选一即可。其他方面:轻触式操作,即戴即连,耳塞重量轻,佩戴颇舒适,续航约7小时,没主动降噪,但密封性好,被动降噪效果不错。总体而言,花哨功能不多,走纯音路线。
颜色的话,ZE2000推荐浅灰色,ZE3000推荐白色
目前价位:1000内
综合评价:必入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