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放弃读研,去做一些真实一点,有实际价值一点的事情!
大三的时候我面临人生的选择,读研还是工作?我开始认真的观察与思考,大学都已经这样了,读研究竟会给我的人生带来什么呢?在了解到一些读研的师兄师姐的情况后。我毅然放弃了读研的想法,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够放弃做团委副书记会给自己带来保研的机会。
大家一直都以为文凭越高就代表文化层次越高,能力越强,但是真的么?大学里的确有真正做学术的研究生和导师,我也深深地佩服这些在浮躁的气息中坚守内心的学者们。但是我觉得这个比例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很少很少,我在大学里了解到,很多研究生的生活是这样过的:
读研第一年,给导师在外出差跑项目,第二年来找工作,拿个研究生文凭,我们可以称之为出差型研究生。
读研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导师翻译国外的英文文献,每天从事翻译工作,我们称之为翻译型研究生。
读研期间给导师的项目打工,美其名曰项目锻炼,可是有多少导师的项目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都是导师拿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生老丄师摇身一变成为老板的原因。我们可以称这类研究生为打工型研究生,如果还要具体些,那就是廉价打工型。
读研期间只为发表论文(文科学生中这种例子似乎更多些),明白目前潜规则的人都明白,如今只要你给什么核心刊物交上多少钱,他就给你发表文章。我看到有一家专门做媒体调查的机构,调查这个“市场”的结果,发现规模已经超过每年十亿元。有了这些paper,你就会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好处,这种风气已经蔓延到了本科生的奖学金评比,很多人花上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去发表论文,为什么?因为可以带来荣誉,因为可以为保研加分!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研究生成为码字型研究生,他们所做的工作不过就是剪刀加浆糊,再浪费一堆白纸!
我听过很多研究生抱怨:导师根本就不关心他们的发展前途,只是为了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忙于赚钱;
我也听说过很多研究生为了导师分配的任务紧急而整天烦躁,在迫不得已中妥协;
我也见过在实验室聊天、打游戏的研究生,在毕业时找工作看公司需要什么专业方向就把自己专业改成什么那个方向的研究生。
我见过整天从事码字工作,制造垃圾论文的研究生;
我还见过有极少数的研究生敢于冲破这种体制的束缚,在读研期间离开校园到一些公司实习,导师却因此扣掉了他们的奖学金和读研补助金。
清华大学的王垠在退学申请中曾经如此写道:怪不得有的院士想尽办法也要多收学生,宁愿自己帮学生出学费也要他进来,因为学生就是财源。paper可以带来基金,可以在美国买小车洋房,没有基金就让学生干活吧。一个月几百块钱吊着一条命在那里为你拼命,谁叫他们想要那个博士学位呢!学生毕业出国了,对他好一点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网,互相引用paper,互相夸奖。只要你说得到“国外专家”的肯定,别人还能说你什么?
可是读研应该是这样么?当导师为了项目、课题和金钱在忙碌的时候,他还有时间来传业授道解惑么?当研究生都在为导师忙碌打工的时候,他们以后的前途、人生谁来负责?
而且,两年的研究生,第一年学“基础课”,第二年“找工作”,这样的研究生到底研究个啥?研究生年复一年的大量扩招,真的是想“提高学术水平”还是提高借名“经济效益”?
这样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只是在培养一个又一个的打工仔,而不是会独立思考的创造型人才!他们有些人出来后可能会有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但是他们会有一份幸福的生活么?我很怀疑。其实很多单位里根本就不欢迎研究生,研究生找工作,不见得比本科生更容易。
认识到这样的读研现状之后,我想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自欺欺人混个研究生的文凭。文凭可能会给我贴上一个光鲜的称号,但是这个光鲜的称号有一点实际作用么?会对我的能力锻炼、人生发展有实际的意义么?对于我追求人生的幸福有意义么?没有!
无独有偶,同寝室的另外两个好友也放弃了保研的机会,选择直接工作。因为我们共同的看法是:我们不能糊弄自己的人生!与其在宝贵的青年时代为自己“贴金”换取一个华而不实的研究生外衣,不如走进企业经受锻炼更让自己的内心踏实!与其在迫不得已中向导师和制度屈服,不如自主选择人生、培养自我!与其花了很多时间创造一些无用的论文,不如去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一点真正的价值!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个网络通讯企业,从事营销工作。我梦想着能够积累从事实业的经验,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既然我不能从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去做学问探索真理和智慧,那就走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吧。
六、我为什么放弃从事实业的梦想?我为什么要选择做教育?
从去年六月毕业到今所年九月,我从公司的内销办事处调回外销工作,工作的表现取得了同事和老板的一致认可,在十月即将远赴海外,负责公司市场最大的一个国家。然而在此时,我经过毕业一年多,对于自己人生的再一步思考和对社会的认识,毅然放弃了这个“钱途远大”的机会,决心到一个山村中很小的私立学堂从事教育工作。同事说我被洗脑了,老板执意挽留,要我慎重考虑自己的事业前途,朋友担心是我一时心血来潮,家人说你怎么能从一个工资高的地方跳槽去一个工资低的学堂教书,变傻了?是我鬼迷心窍了?还是究竟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