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著书的年月,并非王朝背影的晚清,而是昌明鼎盛的康乾。红楼的格调,与其说是《橘子红了》式的怨怼绮靡,莫若说是《大明宫词》式的壮丽多姿。它的灵魂,与其说是一位身居庭院的迟暮美人,在空寂的等待中消磨尽生命的余韵,毋宁说是一位英姿奕奕的少年,在无从改变的宿命中,湮灭了他那本与俗世格格不入的高尚理想,以及他那无比明媚灿烂的美好青春。它的声调,与其说是一曲自怨自艾、聊作慰藉的淫靡曲词,毋宁说是一支音色分外铿锵、意韵又格外优美的,关于爱情、生命、理想,乃至鸿蒙宇宙中钟情之人的慨然悲歌。
大爱这段理解,我也很想看一出这样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