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后吧 关注:13贴子:127
  • 2回复贴,共1

我们生于70年代:露天电影的回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仅仅隔了几年,80年代和70年代却有那么大的差别。就像对于梁朝伟,在我们眼里他是《花样年华》里条纹西装和忧郁眼神,而在70年代的哥哥那里,他却是韦小宝式的顽皮搞笑和无厘头。
   60年代生人沉迷于文学,80年代新新人类在影视和网络中泡大,而70年代生人,是他们开动了中国人对流行文化的触角。也许只有在卡拉OK的时候,70年代们和60年代们的差距才真正拉开了---因为他们哼不出样板戏中的任何一句。但是不要紧,2002年的罗大佑演唱会,生于70年代的哥哥乘飞机去听,门票多贵也在所不惜,他说,演唱会上的观众大半和他年龄相仿,几乎每一首歌他们都可以跟着唱下来,每一句歌词他们都铭记在心底。还有齐秦,还有崔健……“我们生于70年代”!哥哥很自豪地这样说。他们可以不要有线电视,可以不要宽带网络,但他们不能没有音乐,老歌、老电影、老动画片,他们都乐于重新翻出来回味。露天电影对于他们就像是“欢乐总动员”,观看露天电影时的沸腾气息,70年代生人们记忆犹新,那份喜悦和迫切的心情,是70年代生人最早的对于大众娱乐的记忆。哥哥说他印象最深的一部是《大西洋底来的人》---这也许可以算做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片了吧,哥哥说,当年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当然没有一个人能用这种泳姿游出20米。


1楼2010-06-27 14:55回复
    七十年代,露天电影小人书的年代。


    2楼2011-10-09 21:07
    回复
      2025-08-24 20:2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露天电影,我有一个趣事就是去露天电影院捡钱。因为有一天我路过露天电影院的时候突发奇想,晚上别人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就会掉下人民币因为是黑夜没有发现,于是我和几个小朋友就一行一行的走在石椅子上看,结果我好像捡到2块多钱。


      IP属地:广东3楼2013-01-05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