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毕业么文化,十三朝古都,从小就没什么感觉,只是近些年地质灾害频发,才会偶尔感叹‘长安常安’,古人诚不欺我,真是个好地方。
但南山,从小就喜欢,高高的水库大坝里像一片海,有着比老家浐河更大的鱼鳖海怪;葱葱的连绵大山里,就连灰喜鹊都比外面的花哨,尾巴更长。还有乌鸦,真跟电影里一样,又黑又大又瘆人,在你一个人爬山惊动它的时候,忽然就啊~啊!起飞了。
更别说春花秋实,让人惊奇的松鼠锦鸡麝鹿和让人惊吓的长蛇野鸡野猪。。。。。南山就是西安人的后花园,脚一踏上山路,心情就放飞了,路人也都面善了,聊上几句,走上一段,就可以摊开各自好吃的聚餐喝茶,然后再在下个路口大声说拜拜~!注意安全。

小时候为挖一棵山竹,在一个假日的下午,匍匐在大峪水库西岸叫孟家沟的半山小径上,沟下只住了一户人家,一边是大片竹林,一边是大片毛栗子林。我匍匐在竹林好久,听着沙沙的竹叶声,目视户主人给熟人挖走一棵巨粗的竹子走后,匆忙跃下林子,急的怎么也弄折不断一棵细竹,还把手划的血直流,最后天将黑时抱了一块竹根回家,埋在院里,几年春天过后,已经生发的郁郁葱葱了。
近些年南山隐居流行,看过‘二冬’的文章,也读完了‘涤尘居老赵’的公众号,思考再三加老赵的微信,没通过。
想起他文章里说过:如果战乱时期,陶渊明选择隐居故里,哪他一定是呼啸山林,不是一路人。枭雄啊,怎能和绵羊交朋友,我谢谢你。我哪可怜的150摩的车,二年才四千多公里,本来是用它代步转山的,每次一个人进山,媳妇都很狐疑,一个人?进山?仿佛我要去日狐狸,我请她去她从来不爱,女儿大了也有自己的头脑,所以我需要一个‘隐士’朋友,这样我周末看朋友就师出有名,线路固定,家人也放心。是不是很自私?蹭人家‘隐士’环境,其实更自私的我还没说:男性,年纪不能太小,钱不太多,路不太远,无不良嗜好....无宗教,只爱田园或文艺....已之所欲勿施于人,其实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知道需要一个缘分。
我是有过这样一个朋友的,他在天子峪后山租了个院子,他想为未婚妻种一片花海,为公众号的网友栽一片果园,我隔着屏幕感到了他的真诚。根据他的图文描述,像找宝藏一样去天子峪找了一次,擦肩而过,但基本圈定了范围,然后在本地驴友论坛中看到一张图片,房子一角塌了,发过去问是不是他的房子,如果上山修房我想参于,他说是,然后某一天发来信息,明天我们上山修房!

我知道我蹭的机会来了,我对人家是有点价值的,真是快乐和神奇的一天。粉丝和偶像同演向住的生活。后来他儿子出生,房东毁约,他公众号也停更了,为了家庭孩子,我们又被迫套上笼头,塞上了嚼子,围着不开心的工作转起了圈圈。但我知道我们心中的哪片花海,一直在。
普通人一旦有了家庭,特别世人眼中的幸福之家,想隐退怕只能50以后再下决心了,就像我,怎么也得等女儿大学毕业,报答了父母恩,说服了妻子才勉强可以回农村过个清静生活,我一定要养只土狗,小时候被狗咬怕了,我要问问它:为什么要咬好人。
为什么回小镇老宅,而不是上心心念的南山,主要是经过了解,隐的要求太高了。它是主动选择的一种高级生活方式,瘾+银=隐。心里平静喜乐,因爱好主动选择+比较丰厚的经济基础才可以称之为隐居。最起码几年内不愁吃穿,也不是非像有人说的能仕不仕,能商不商,有钱就行,喜欢就行,高级爱好而已。

夕阳即将西下,是否还憧憬东方的朝阳。
闻到泥土的芬芳,我愿回到儿时的地方。
回到老家,走进院子,远离复杂,宽慰心匣。
阳光和微风尽情容纳,瓜菜和小树陪伴长大。
和妈妈说说话,做可口的饭菜孝顺她,退休余生,回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