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吧 关注:269,065贴子:6,113,312
  • 11回复贴,共1

郎咸平:中华文化的两大顽症 投机与浮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没有错的,这个没有人会有意见。在这种博大精深的外衣之下,我们谈谈小问题。我认为中华文化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投机取巧;第二个小问题,浮躁。


1楼2010-06-21 18:03回复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本质几乎囊括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小问题之一:投机取巧。《三国演义》里面有位男主角是诸葛亮,这个男主角在《三国演义》里面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和空城计,人们一下子想到的也就会是这两个。


    2楼2010-06-21 18:04
    回复
      2025-11-11 05:5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赤壁之战和空城计不但你想的到,在京剧,在我们各种章回小说里面、古典小说里面都重复提到。当然了,历史上不一定有这两个事。但是真正的历史不重要,而是《三国演义》影响了我们的历史,赤壁之战的决胜因素是什么?有人说了是借东风!因为当时是冬天,刮的西北风,曹操的战船在北面,东吴和蜀在南面,如果要用火攻的话刚好逆风,因此一定要等到东西风来才行,所以我们的男主角诸葛亮同志登场了,终于借来了东风,火攻成功,大败曹营。我请大家想一想,你们跟我来个逆向思维想一个问题,万一这位男主角东风没有借到怎么办?如果东风没有借到,百万将士生命将置于何处?这是什么事件,是标准的小概率事件


      3楼2010-06-21 18:04
      回复
        第二件是什么事,就是空城计,诸葛亮同志弹琴,他在赌司马懿同志多心,因为司马懿同志就是个多心的人。可是万一那一天跟他老婆吵了一架不多心了呢,被他老婆骂一顿心里一毛,桌子一拍上来把诸葛亮抓走了,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可能了,吵架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司马懿如果真的把诸葛亮抓走的话就没有《三国演义》了,就变成“二国演义”了。你身为堂堂蜀国的宰相,冒这种风险,这就是小概率事件。你有没有听过“杀鸡不用牛刀”?有没有听过“四两拨千斤”?很有道理是吧!只要你认为有道理的,基本上都是错的。你们顺着这个思想再来想一想,如果拨不了咋办,被千斤压死了。为什么中华文化不喜欢“千斤拨四两”?为什么杀鸡不能用牛刀?我用机关枪不是更好,保证能打死是不更好吗?为什么“千斤不能拨四两”,想一想,“千斤拨四两”一个必胜的把握有什么不好?


        4楼2010-06-21 18:04
        回复
          中化民族还是一个崇拜悲剧英雄的国家。你看我们的京剧、电视剧、甚至我们的章回小说崇拜杨家将、文天祥、史可法、岳飞、屈原等人,我们再换一个逆向思维,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这个民族,对于他为何而失败是没有兴趣知道的,对吧?我们从小学念到大学,什么时候老师教我们说:你们为何对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仔细研究一下他背后的原因。屈原跳汩罗江,好悲壮,我们只能说:你看看楚怀王的昏庸。再讲一句大家熟悉的谚语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全世界最荒谬的逻辑,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竟然能够成功。如果你把这一句话翻译成英文叫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你把这句话讲给老外听人家肯定不知道。哪有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等于成功的道理。我们对于失败背后的原因从来不去深究,从来不去研究,可是我告诉各位每一次失败都有原因,不是管理的问题就是战略的问题要不然就是其它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文化从来不鼓励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我们只看表面现象,不看背后真正的原因,这种只看表面的民族是浮躁的。因为我们看什么事情,不往深里去挖,不看真实的东西,不看本质的东西,只看表面现象。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浮躁之处,所以我今天讲这么多历史故事


          5楼2010-06-21 18:05
          回复
            上面我给大家讲了在这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产生两个影响极为深远的文化异类,叫做投机取巧以及浮躁。浮躁与投机取巧的两种给合导致缺乏创造力,按这个路走下去非常危险。
            


            6楼2010-06-21 18:05
            回复
              • 118.125.102.*
              如果你要去钻那个死牛角尖那也没办法!人家就是借来了东风,人家有才。其实所谓的学者你们不就是整天搞这些淡咋咋么。


              7楼2010-06-21 18:48
              回复
                其实楼主,郎咸平说这段话主要是为了阐述中国企业家投机取巧和浮躁的病态心理这个主题!你如果脱离了这个主题把这部分独立出来味道就变味了!
                我们国人确实存在很多这种投机取巧和浮躁的心态,这点我是比较同意的!就好比说经常有网友发帖询问有什么好的项目之类的推荐下。
                不过,借东风这个例子反正我是觉得郎教授真的选错了!它本身只是个小说,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就有那本事可以胸有成竹地预见未来的某天有东风,你也无话可说!你不能走出小说,站在现实的立场来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如果你要是都从现实来说的话,三国演义里面的很多计谋之所以能实施起来那么完美,只是因为罗贯中是总导演,他可以让里面的角色做到真正的近乎完美的知己知彼,而现实生活中却是很难的!而空城计呢,也不算小概率事件,这事确实不是百分之百的,也是赌一把。
                所以郎教授那俩例子我是不敢苟同的,但是他说中国企业普遍的那种投机取巧和浮躁心态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8楼2010-06-21 19:51
                回复
                  2025-11-11 05:4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化民族还是一个崇拜悲剧英雄的国家。
                  ————————————————————————
                  我觉得这点说的是,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这社会本身就是悲剧较多,在看到英雄悲剧的同时也可能结合自己身边的不幸事例来联想。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如果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英雄行为,也正说明大多数人是善良的。


                  9楼2010-06-22 12:37
                  回复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们民族。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
                          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10楼2010-06-22 13:06
                    回复
                      不管怎么说,一个民族发展几千年,优秀是不容置疑的,但说没有劣根性,不存在问题,那也是自欺欺人


                      11楼2010-06-22 1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