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基本情况是1600*400*400,当初做的时候没经验,宽度400太局促了,根本做不了什么景深了,对素材的要求也很高。这里要跟第一次做缸的朋友说,一定要宽 宽 宽。
过滤因为养的鱼少,过去一年一直用桶了。今年也不打算增加鱼的数量了。
硬素材是野采的溪流石,海南火山石资源很丰富,这批石头看上去很光滑,其实都是火山石被水流冲刷出来的。表面没有空洞,很细腻,而且比一般的石头轻。缺点是,没有什么棱角层次,造景时很少有可利用的断面。
沙有两种,一种是买的黑黄掺杂的用作打底,一种是自己在溪边筛出来的火山石沙粒拿来过渡。
枝条是当地的龙眼枝,之前用小缸测试过,一周左右就不浮水了。落叶也是用的龙眼叶,耐泡一些。
设备走的是低端路线,唯一贵点的就是无双的原生灯。
造景思路:因为正好是秋天,季节更替。这个缸宽度虽然局限,但是胜在长缸比例还可以,横向可以发挥一下优势。所以计划做出两个季节更替并存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溪流岸边植物延伸交错的感觉。左边硬景部分就用无双灯,右边就用射灯做颜色上的区分。
先上一下翻缸前后的对比图和不同光照的效果图。楼下再分享一下翻缸过程。


过滤因为养的鱼少,过去一年一直用桶了。今年也不打算增加鱼的数量了。
硬素材是野采的溪流石,海南火山石资源很丰富,这批石头看上去很光滑,其实都是火山石被水流冲刷出来的。表面没有空洞,很细腻,而且比一般的石头轻。缺点是,没有什么棱角层次,造景时很少有可利用的断面。
沙有两种,一种是买的黑黄掺杂的用作打底,一种是自己在溪边筛出来的火山石沙粒拿来过渡。
枝条是当地的龙眼枝,之前用小缸测试过,一周左右就不浮水了。落叶也是用的龙眼叶,耐泡一些。
设备走的是低端路线,唯一贵点的就是无双的原生灯。
造景思路:因为正好是秋天,季节更替。这个缸宽度虽然局限,但是胜在长缸比例还可以,横向可以发挥一下优势。所以计划做出两个季节更替并存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溪流岸边植物延伸交错的感觉。左边硬景部分就用无双灯,右边就用射灯做颜色上的区分。
先上一下翻缸前后的对比图和不同光照的效果图。楼下再分享一下翻缸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