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吗?你拥有健康生活的知识吗?你对社会出现的玲琅满目的养生书籍和所谓的养生专家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养生秘诀感觉困惑无所适从吗?其实不论是从传统中医角度还是现代营养学来讲,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不应该被是神秘化、高不可攀,只能从某些“神医”口中说出,而且天花乱坠、神乎其神,而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了解,掌握和实践的基本生活技能。科学的生活方式是要求人们能够科学的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
真正的专家们都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述养生之道的,可不像那些神医一样动不动就要让你花钱买东西,真是拿人手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后纪艳青以及安琪酵母营养健康事业技术总监张彦等健康专家给各位提供了一条简单方便的养生之道,估计也有些朋友了解过,其实养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生活中多多注意,不像神医说的那样玄乎,专家们总结了四大方面。
1、科学饮食、均衡营养 人体是一个很神奇的系统,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抵抗多种疾病,但是人体也需要很多种营养素,比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有些营养素是人体自身不能产生,只能依靠外界的食物提供,比如赖氨酸、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人体如果缺少一种或者多种这些的营养素,就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缺少蛋白质和能量出现大头娃娃事件,缺少钙会出现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缺锌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为我们饮食尽可能的做到多样化。同时,由于人体对每一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而每一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做到科学的搭配食物,如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等。这样不仅做到我们从食物能够获取足够多和足够量的营养素,而且也能够使得这些营养素更好的发挥作用。比如谷类和豆类食物搭配就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我们可以说没有不好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搭配,关键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合理搭配食物。当然能够选择优质的营养素的食物更好,比如富含优质的蛋白质的食物能够提高蛋白质供给量和利用率,如蛋类、鱼类和酵母等食物。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宝塔共分五层,谷类食物在最底层,每人每天都应该食用250~400克,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该是300~500克和200~4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125~225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每天应该吃300克奶及奶制品和30~50克豆类及制品,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油每天不超过30g,食盐限制在6克以内。
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食疗,有很多成功的食疗方法,也因此有很多即可以食用又可以做药的食物,如菊花、百合、香菇等。但是我们在注重食疗的同时必需正确的对待食疗,不能盲目夸大食疗的作用,更不能将某一种食物说的神之又神能治百病。很多疾病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部分癌症是由于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而产生,所以我们也不能太急功近利,指望在短时间内将更将这些疾病通过简单食用某一种或几种食物根除。在医学和药物学高度发达今天,都没有能够找到根治这些长期困扰我们人类的疾病良药,那能简单的将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我们食用了几千年的普通食物上吗?当然我们并反对食物对健康的作用,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增强抵抗力和抗氧化的作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几率,补充适量的硒能够降低肝癌、肺癌等的发病率等,这些都是被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的。
3、积极生活态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健康的生活来说同样适用,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行为,也就决定了有什么的健康状况。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积极的规划自己的健康、管理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健康。同时笑脸面对生活,面对种种挫折和不如意。人不可能不患疾病但是却可以少患疾病,通过积极心态进行健康生活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一旦患病积极的心态也配合药物医治出现更好的效果。
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要珍惜自己,很多年前人认为自己很年轻,根本不重视健康问题,肆意挥霍自己的健康,吸烟、酗酒、熬夜、超负荷工作,岂不知在不经意间养成了很坏的生活习惯,透支自己健康的未来,为以后埋下种种疾病隐患。
积极的生活态度需要恒心,要能坚持,比如戒烟就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极大的忍耐力,现在科学证明吸烟对人体百害而无一益,吸烟者的寿命会随着烟头的缩短而缩短。很多人也许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也曾尝试进行戒烟,但是无奈毅力不够坚决,无法抵挡自身由于戒烟而带来的种种不适,或者外界的诱惑而放弃。现在证明戒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4、适量运动 动则有益,身体需要运动,科学的运动能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提高骨密度、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控制体重增加,这些作用的长期影响可以使发生冠心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降低20~30%,同时能调节心理平衡、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改善睡眠,对延缓老年痴呆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个人体质和生活、工作方式不同,运动量也应不同,每天的日常生活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但是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进行更多的运动每次活动中速不行1000步以上,每周累计2万步,当然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适当的增减。
运动锻炼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才能起到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每周至少要锻炼5天以上,养成经常运动锻炼的习惯,使运动成为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负担,同时培养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增加运动的乐趣。另外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总之,健康的生活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并不是神秘而遥不可及,那些试图打着神奇中医旗号鼓吹某些标新立异的人,其背后必定有着这样或者那样不可告人的利益在作崇。其结果不仅让我们对中医更加望而却步,毁掉了中医发扬广大的机会,而更加误导我们的对健康的理解,贻害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要被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