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弓射箭部落吧 关注:507贴子:2,791
  • 6回复贴,共1

骨骼支撑和直线用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传统射姿的直线用力发力方式,各人可能差异很大。这里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详。
1、保持两肩连线与前臂重合时,不易感知前肩和背部肌肉的用力大小。一个办法是:在保持躯干不动的前提下,前臂尽量用力向前伸,感觉就像拼命要向前探去够东西一样。同时持弓手的拇指要有一股向前方顶出的力(不能有向下的力)。做到这两点,基本能在最后的背加力阶段保持前臂和背部的一定紧张度,以获得良好的前后对称打开。

2、小架的后手发力方式与反曲非常类似,以后侧肩胛骨绕开背肌形成“翼状”定位,和背部肌肉向前的挤压、收缩为特征,一般称之为“背加力”方式。而大架和平架射姿由于拉距、后手位置、后背展开程度、扣弦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在直线用力的发力方式上是有不同的。
3、大架的后手有两种发力方式。第一种适用于食指、中指双扣拇指,手背与水平面有一定的斜角(类似于弓道的扣弦)。这样小臂抬高后,后手腕可以很自然的向内弯曲。撒放时背部肌肉侧向收缩力大,向下收缩的力小。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后手也是向左下方做切线运动。为了区分,我暂称其为“展持”用力方式。

4、大架第二种发力方式适用于食指单扣拇指,手背与水平面平行(大多数人的扣弦手法)。这样小臂抬高后,手腕必须向下弯曲。撒放时背部肌肉侧向收缩力小,向下收缩的力大。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但后手基本是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有人将这种撒放叫做“后手上挑”,也有古籍将之描述为“后手如摘叶”。为了以示区分,我暂称其为“摘叶”用力方式。
5、平架也有两种发力方式。第一种与大架的“摘叶”方式相同,后手手背与水平面平行,侧向收缩力小,向下收缩的力大,撒放时“后手如摘叶”,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
6、平架第二种发力方式中,后手手背与水平面平行,感觉是两肩分别向两侧撑开的力要大于背部肌肉收缩的力,同时配合后手轻微的拧腕,撒放后手心顺势向外翻,呈食指在上、拇指在下 的“八”字手型(如清代射箭古画中的留势)。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但后手拇指基本是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如果没有轻微的拧腕(不是拧弦)和撒放后手心顺势外翻,单纯的撑肩、收背很容易导致箭去偏右上。为了以示区分,我暂称其为“清射”用力方式。

无论是小架的“背加力”,还是弓道的“展持”、古籍中的“摘叶”,或是清代古画中的“清射”方式,我认为其遵从的“直线用力”“切线运动”的原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根据各自射法的特点作了合理的变化。
就我个人而言,这四种方式我都能打出还不错的精度,但也许是受个人水平限制,迄今为止我还无法感觉到四者在射准精度上会造成什么明显差异。不能保证这部分杂谈的内容都对,这里只是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欢迎各位朋友们共同研讨、指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12 10:10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22-09-19 14:09
    回复
      2025-05-22 04:42:48
      广告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22-09-24 09:59
      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22-10-06 13:24
        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22-10-14 12:20
          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22-11-11 10:41
            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1-22 15:36
              回复